2.2 提供反馈以增强学生目标获得的自我效能
2.2.1反馈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将来的行为,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有相当大激励作用,教师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奖励和言语反馈可以为学生传达效能信息,从而鼓励他们继续学习,直至目标实现。
2.2.2在学生将外在的奖励视为一种正的信息,即对自己行为的肯定而非对自己的控制时,学生的积极性会提高。因此,教师不应害怕使用外在的奖励手段,只是应使这种奖励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表现相联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促进其学习。
2.2.3奖励与惩罚是反馈的两种不同形式,明确地说明一种学习结果也是一种反馈,教师不仅要适时地监控学习对某一子目标或终极目标实现的过程,更要运用适当的反馈形式。
参考文献
[1]张爱卿.动机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刘惠军.当代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5):112-117.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毛晋平.成就目标理论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6):113-116.
[5]韦纳.人类动机:比喻、理论和研究[M].孙煜明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