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9年高考历史八大热点主观题精选-论文网

时间:2013-11-30  作者:杨思伟
(4分)

措施:通过立法手段保障工人权益(如颁布一系列法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如颁布保险法):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如确立最低工资)。(6分)(注:若只有具体史实的罗列而没有概括,如确定最低工资,提供就业信息,确定工作时间,保障免费医疗等,最多得4分)

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良好的政治环境,加之工人经济待遇的改善,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4分)

(3)结合材料二、四,回答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2分)孙中山最信的"定地价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如何评价这一定地价之法?(6分)

原因: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的现象。(2分)

含义: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涨价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4分)(注:若只答到"平均地权"最多得2分)

评价:"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2分)它是一个改良主义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地主对土地的权益,是一个不彻底的土地纲领。(2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的经验。(4分)

经验:坚持以民为本、保护农民利益;注意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除注意人与人和谐外,还要注意人与自然的谐发展。(4分)(只要答出两点即可)

6、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在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方面提出了那些主张?(3分)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2分)

(1)主张"仁"和"礼"("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主张"为政以德","节用爱人";提出"有教无类",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进步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2)在18--19世纪的欧洲,一些思想家为构建公平和法制的社会,提出了一整套改造社会的思想。请概括指出其主要思想主张。(4分)

(2)主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3)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根据所学知识,简答中国在新时期的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的正确探索。(3分)

(3)完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治国"、扩大基层民主。

7、一位19世纪中后期到英国的法国史学家曾经这样描述当时所见所闻: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河岸上,一大群肮脏的孩子呼吸着恶劣的空气。你对此描述是否可信,并就此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见解。

【题解】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构复杂的机器取代了简单的手工工具;蒸汽、煤炭取代了人力、畜力、风力、水力,成为最主要的动力能源;钢铁及各种人工合成材料取代了石块、木头等自然原材料;火车、汽船取代了马车、牛车和帆船;喧闹、拥挤、快节奏的城市取代了宁静、闲散的乡村,自然环境也被污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六、民主法制建设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法制"到"法治",虽然仅一字之差,但不仅是法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更是治国理论上的一大飞跃。加强法制,是秦以来历代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

"法治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

一一《欧洲的启蒙思想》

(1)列举我国古代秦朝统治者强化法律措施的具体表现。

(2)法国启蒙运动中确立了哪些资产阶级法治思想和原则?对于这些思想或原则,近代前期中国志士仁人是如何加以实践的?

(3)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法治化过程中的主要史实及其意义。

(4)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宪政之路,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1)秦朝:秦始皇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对后世影响深远。

(2)法制思想或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天赋人权思想、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实践:1912年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1915年,以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为标志,掀起新文化运动;运动中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以评估为契机,提高高校实验教学水平_实验管理-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让课堂流淌着生命的灵性-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