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封建主义制度残余。……美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这使美国的生产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处于不间断的创新过程,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快超过欧洲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材料三德、日的非和平方式崛起模式中最关键的是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以及在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德国和日本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度成为欧洲和东亚最强大的国家,并对英国及其他老牌强国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迅速崛起必然遇到现存霸权国家和整个国际体系的压制,形成不可避免的生死对坑,最终导致其崛起进程的中断和失败。尽管二次大战以后,德、日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再崛起,但是始终不能成为完全的世界大国。这其中的教训,值得每个后起大国认真吸取。
--摘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四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他明确地把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称作"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做出的理性选择。
--《伟大民族复兴的道路选择--论中国的和平崛起》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美国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上半期的崛起过程(6分)及其在这一过程中曾经面临过哪些重大国际国内问题(4分)?
崛起过程:19世纪晚期,美国成为西半球最强大的国家(或答:经济总量接近英国;工业产值世界第一)(2分);一战后,美国开始争夺世界领导权(2分);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2分)。
面临的问题:国家南北分裂和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问题;两次世界大战问题(五选二,每点2分,共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崛起有哪些他国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8分)
经验: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善于利用和发展人才优势;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经济制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五取二,每点4分,共8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日本、德国崛起的特征(2分),并简要概括其共同原因(2分)。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有哪些?(6分)
特征:非和平方式(或答:以武力手段挑战世界秩序;对外扩张方式皆可)(2分)。
原因: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时保留了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2分)
共同原因:都实行政治民主改革;美国的扶持;经济非军事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等。(六选三,每点2分,共6分)
(4)结合材料四,简要谈一谈现在中国为什么选择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4分)
原因: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
是维护国家安全,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和平的国际环境;
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自主创新,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友好相处,是中国的对外政策。(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共4分)
3、2007年年初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了大型系列记录片《大国崛起》,探讨了近代以来世界大国的兴起过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份
|
世界贸易总值
|
英国(连同殖民地)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835
|
145
|
33.8(52.4)
|
15
|
21
|
12.8
|
1870
|
374
|
91.8(140)
|
45
|
42
|
34
|
⑴从材料一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6分)
地位: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2分)
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4分)
材料二、美国独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更替代欧洲,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综观美国的发展史基本上是在和平中崛起的。美国崛起后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遭到很多挫折,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几乎使美国资本主义走到了尽头。
⑵为了应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美国在政策方面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和创新?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调整和创新:实行罗斯福新政,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调整金融、农业、工业、社会福利方面的各项政策,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分)
影响: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世界经济理论的变革,为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4分)
材料三、"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就是和的文化。"……"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国内市场,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25/37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