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答到两点即可)
6、假如你是一个导游员,陪同一个外国旅游团到安徽凤阳农村考察,外国友人请你介绍1953-1956年、1958-1964年、1966-1976年、1978年以来凤阳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并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发生变化的原因,你准备怎样介绍呢?
参考答案:①1953-1956年,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社,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1958-1964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各地纷纷组建人民公社,浮夸风泛滥,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③1966-1976年,是十年"文革"时期,农村经济遭严重破坏,农民四处逃荒要饭。
④1978年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农村经济走向繁荣。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政府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7、根据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分析这两次会议的正确决策在贯彻过程中的不同结果及其主要原因。
(1)"八大"背景:①借鉴苏联教训,总结了"十大关系",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②三大改造完成,国家经济结构和国内主要矛盾已发生根本变化。③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已颁布,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全国人民面临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任务。
(2)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①长期的"左"的错误和十年浩劫,全国经济陷入困境,必须尽快改革。②文革虽已结束,但"左"的思想政策仍在继续推行,必须拨乱反正。③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禁锢开始被冲破。
(3)不同结果:"八大"的正确决策很快被从理论上修改,"左"倾错误随之迅猛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决策得以全面落实,并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4)主要原因:①五六十年代,中共党内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十分严重,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能够推行;八九十年代,中共吸取教训,纠正错误,重新确立正确思想路线。②新中国几十年的建设经验和教训,提高了全国人民辨别是非的能力。③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阔了党和人民的眼界,坚定了以济建设为中心的信念。
四、和平发展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盼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问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圆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幕;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
材料三: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材料兰说美国遇到了“竞争”和“挑战”?
(4)说出材料四展示的会旗和货币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名称,上述四则材料体现了欧洲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普法战争,一战、二战中的法德冲突。建立欧洲煤钢联营,防止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逐步使欧洲走向统一。(2)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3)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构成挑战。(4)欧洲联盟,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材料二美国崛起的成功……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可以直接获得当时最发达的西欧国家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大规模流入。获得广大西部疆域后,其国内自然资源可以充分供应并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美国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在西方国家中是比较彻底和典型的。 24/37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