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区域性本科院校实训基地创新实训内容 区域性本科院校实训教材编写应从实训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新意,要以应用为目的,使学生能学习和掌握各个环节的应用技能。高校实训培养目标是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编写实训教材、大纲时,除了学科专家以外,还应聘请行业、企业等相关工作领域的技术专家参与教材编写[7],这样才能提高新知识,新技术的含量,真正体现教材的科学性、职业性、实用性。 4.总结 总之,区域性本科院校应该根据根据自己不同的背景和特色差异,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从实际出发,面向社会、地方为主、依靠企业、探索研究并建立适合自己学院的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26-440
 [2]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2-107.
 [3]黄日强,邓志军.国外企业如何参与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教育技术,2008(2):35-36.
 [4]田丽娜,杜晓英.西方国家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6):131-132.
 [5]邓益民、韦林:广西高职实训中心建设模式问题研究[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年 12 月,第三卷第4期
 [6]陈志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2):71-72.
 [7]曾令奇.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功能原则和途径建设理论探讨[J].职教论坛,2005(6):36-37.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