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与学科馆员经常进行专业信息的交流、互通、获取、反馈,促进了科研立项点的新颖、前沿、价值大,充分发挥了学科群的优势。
三是多途径搜集相关专业研究信息及最新专业发展动态,以原文或整理后的二次、三次文献提供给读者。
四是反馈研究进程和成果,既减少了无效劳动,又可以有针对性开展后续研究。
3、学科群专业文献共享
一是各专业阅览室无条件提供通借通阅服务。借阅服务是专业文献阅览室的基础服务方式之一,这包括纸质专业文献、网上数字化资源的借阅,读者在短时间内获取高质量专业文献。通借通阅服务是指高校合并后,图书馆和院系专业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形成一校意识,将各专业阅览室逐渐融合为一体,在同一平台上共建的各专业文献阅览室的数据信息,读者不受院系及地域限制,可到任一院系的专业阅览室借阅。
二是多个院系联合共同开发专业文献,一方面将最新专业发展动态提示出来,及时提供给相关科研人员,也可将一系列的学科前沿信息整理并在一定范围内共享,或收取相应的费用。这样有利于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学科群专业文献建设展望
学科群的发展应遵循扬优创新、交融优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以注重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注重高新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结合、注重发挥综合优势和交叉融合、注重提高建设标准和形成特色、注重为学校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目的。
学科群的发展应密切注视各学科的发展动态,对新兴学科及学科群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扶持,促进其健康成长,这是学科群发展兴旺不衰之根本。
学科群专业文献的建设,要有一个前瞻的、长期的、稳定的规划,这是专业文献的特性所确定的。
前瞻性体现在:专业信息人员对该学科发展动态的预示,及时捕捉这一信息。
长远性体现在:学科群专业文献的建设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而这些专业文献的建设必然要求具备足够的经费,才能保障对于学科群和专业群专业文献的建设、发展。
稳定性体现在:建立长远计划的保证人、财、物的需要。三性的具备是学科群及其专业文献建设走向成功、能够持续发展的标志。
以中心图书馆为依托的学科群专业文献建设还必须在相关规章制度下开展,只有规章制度的配套管理,才能保障学科群专业文献建设中人、财、物的需要,也才能让我们的工作有条不紊。
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学科群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实现重大项目之间的有机整合及文献资源共享。有了文献资源的滋养,学科群发展就会如虎添翼。这对于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训质量、发展地方经济,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