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实现专业文献“优势最大化”,是学科群建设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学科群专业文献建设主要有松散合作型、联合发展型、整合发展型、新建发展型。依托中心图书馆,实现专业文献的共建、共知、共享,是学科群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科群专业文献的建设,要有一个前瞻的、长期的、稳定的规划。
论文关键词:学科群,专业文献,共建,共知,共享
一、学科群的巨大优势
“学科群”是近几年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出现的新名词,是科学研究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兴事物,是为适应科学研究向多学科、综合方向发展而形成的学科建设模式。
学科群囊括了专业相互支撑的各类人才,精英荟萃,通过采各学科之所长,集各学科理论之精华,提高整体水平,开辟综合创新之路。因此,学科群以其综合性、协同性和创新性为主要特征,在教学和科研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学科群的优势性体现在其将众多的学科分支整合在一起,使各个学科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专业资源能够产生强大的合力,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是单一学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所在。
就人才培养而言,在综合性的学习中,通过交流与协作,可加深学生对不同学术领域以及多元文化的了解,这些都将极大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旧体制相互分割,在学科分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单一的学科模式,不但阻滞了学科的发展,而且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窄。而学科群建设必然会打破各自为政的传统状态,为新生学科的发展提供沃土,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供空间。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正是观念创新与方法创新的导因,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在学科群建设的初期,相互融通的作用往往并不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各学科的专业文献建设未能实现共知共建和共享。就这一问题而言,如何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专业文献“优势最大化”,已经成为学科群建设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学科群专业文献建设现有模式分析
学科群专业文献建设有各种不同的模式。主要有:松散合作型、联合发展型、整合发展型、新建发展型。
1、松散合作型
各部门利用已有的专业文献资源,专供本单位专业人员借阅,其它部门人员仅能阅读,不能借阅。这样的模式使专业文献的使用权有所限制,保障了本部门读者的需求,保障其科研工作的开展。但可借、可读,借阅范围的缩小,专业文献是各部门自购。在学科群及其专业文献建设之初,各院系部门本位主义思想重,工作人员一是怕乱,二是怕丢,因而不愿意将本部门的文献提供给让其他读者使用。
2、联合发展型
几个院系相关协定,其专业文献可以互相借阅。这样的联合,可以互通信息,满足了部分专业人员的需求。但因各院系投入经费不等;加上不同专业人员对专业文献的要求不同,因而常常难以满足读者需求,有时导致联合发展中的专业文献在建设中夭折。
3、整合发展型
有关院系整合资源,统一采编、统一分配、统一管理,这种模式,可以满足大多数读者的专业文献需求,对于一个成熟发展的学科群,其专业文献建设的意义很大,但对于学科群刚刚起步的院系,有时会因为采购手段落后、业务素质欠缺;或对专业文献信息收集量的不足,将导致部分专业文献的漏订。
4、新建发展型
投入一笔经费,购置大量专业文献、配套相关设施和专业人员。这种模式需要有稳定的后续经费保障,因为专业文献的出版有阶段性的特性,特别是数据库及报刊等长期连续出版的专业文献,如果经费欠缺必然导致专业文献的不能持续建设。
三、依托中心图书馆,建设学科群专业文献
在学科群形成之前,所需文献分藏于各个分馆和专业文献阅览室。学科群形成之后,文献的采集、典藏和借阅,势必随之变化。依托中心图书馆,实现专业文献的共建、共知、共享,是学科群发展的必由之路。
1、学科群专业文献共建
一是场所。各学科群专业文献阅览室集中在中心图书馆或在图书馆附近,将促进读者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
二是经费。这是长期合作的矛盾焦点所在,传统方式是图书馆提供,各专业文献资料室自购一部分,但随着专业的不断细化,要求的专业文献品种越来越多、专业文献价格的上涨导致购置经费不能满足要求,校区图书馆只能降低复本、减少供给,保证教学工作的需求。数据库、大型工具书由图书馆出资,其余部分专业文献由学院出资;或学院与图书馆协商出资等方式。学科群专业文献不足以满足教学研究需要时,只得自筹资金或向学校申请专项经费。
中心图书馆每年有计划地划拨一定经费用于专业文献阅览室的文献资源建设、更新设备、提升服务手段等,保证学科群专业文献建设的正常有序发展。
三是管理。各专业文献阅览室均接受校区图书馆的业务指导,各项业务均在统一管理体制下运行,包括工作流程、工作规则、对员工的考评等。
中心图书馆根据各学科特点,选择并培养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图情人员,即学科馆员,定点为有关院系提供专业的文献信息服务。另外,及时提升员工素质。培训内容有图情基础知识、数据编目技术等,要求员工不断地学习,提高其业务素质,为读者提供优质快捷的信息服务,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2、学科群专业文献共知
一是建设统一平台下的网上数据资源,确保各学科科研人员的文献需求。根据各院系的工作情况,采用灵活的开放时间,保证专业人员的需要。
二是交流和互通信息。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