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不断丰富。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要注重其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频繁地调换工作,在为自己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隐形成本。在这一问题上,学校应该注意将道德素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当中,比如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职业道德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就像“盐”与“汤”的关系,如果在专业课教学中没有加入职业道德的内容,这样的专业课也是不成功的。
最后,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学校应激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了解科技动态及社会市场需求,深入实际、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实习实训、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同时,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些活动中也得到升华,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美国就比较重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感。
通过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使学校教育从“唯分数论”转变到对学生素质综合培养的轨道上来,搭建起学生全面发展的“立交桥”,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衔接。使学生不仅具有过硬的专业基础,还具有完善的人格,具体表现在: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讲究诚信等等。只有实现这样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才能破解,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才能逐渐改善。
参考文献
1 朱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主观成因剖析》,《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 夏金元,胡小平:《试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教育与职业》,2004年第14期。
3 任婕,吴荣先:《我国高等学校道德教育述评》,《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 张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和教育对策》,《纵横》,2006年第5期。
5 张立群:《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黑河学刊》,2006年第3期。
6 张晓晶,郑天虹,张琴:《从大学生就业难反思学校教育》,《检查日报》,2007年1月6日第004版。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