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面校旗送返学校时得到了隆重而又热烈的欢迎,学校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说明什么?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首先要突出对“德”的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鼓励学生就业时选择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再次要指导学生走上能开发自身潜能的大舞台;然后要培养学生具有在大舞台上演大幕剧的能力;最后要树立学生忠于事业,忠于国家的信念。
3.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表明当今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问题已经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成为检验辅导员工作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就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要做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其次要研究了解国家有关政策,再次要掌握每一名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特别要关心贫困学生的思想变化、学业压力、心理表现和就业想法,要加强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诚信教育。每下发一批资助都要让他们知道党和国家对其寄托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早日成才,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贫而困,“贫而困,困而穷,如此反复,不可脱也。”辅导员要真正懂得这里的含义,最终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三、用心去爱,用爱来感受辅导员工作的内涵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将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辅导员一切工作的检验标准。
辅导员,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他对学生的成长太重要了。能够看到学生在自己的教育引导下走向成功,走向辉煌,心中是何等的欣慰与骄傲;相反,看到学生碌碌无为的走完一生,心中又是何等的愧疚。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有罪的,因为当罪恶发生时,我在场,并且我活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这样一种崇高的职业精神,都需要这样一种宽广的事业情怀,用“爱”和“智慧”来对待自己的工作。“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 建设一支高水平高校辅导员队伍[J].中国教育报. 2006.4
2 杨振斌 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7
3 曲建武. 识读大学一个老辅导员的心声[M].人民出版社. 2006.12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 号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