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经历了制度的探索、模式的形成、曲折前进、职业化建设的发展过程。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的光荣使命。进入新的世纪,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为了更好的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中国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对于建设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辅导员,历史演进,职业化
我国辅导员这一角色诞生于特定历史时期,辅导员制度的建立至今已近60年。辅导员队伍的制度的历史演变可谓是曲折的,也是丰富的。辅导员制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中不管如何变迁,最终还是生命力强大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支骨干力量。根据历史时代环境中的典型事件和重要理论的提出为线索,中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一、“政治指导员”探索期
政治指导员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对军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进行的制度创新,当时的政治指导员职责就已经定性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执行者,作用于提高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和团结。政治指导员当时的社会环境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背景下,在黄埔军校初初设立,历经南昌起义,以及秋收起义中“三湾改编”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党代表”制度和抗日战争的变革,给予了政治指导员这支队伍革命时代特点。同时,为了加强国民革命军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周恩来主持制定了《国民革命军党代表条例》,在军队中创造性建立了党代表制,使军队面貌焕然一新。这时的党代表的职能就是政治指导员。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我军政治指导员制度,指出:“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时期的政治指导员队伍的形成和发展无疑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经验。
二、“双肩挑”到专职型形成期
从1949年—1966年这一时期,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创建和形成主要的特点是在于其模式的创新和变更,也就是从清华大学提出的“双肩挑”专职和兼职结合,到专职辅导员的创新模式诞生。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1953年4月,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同志率先提出并建立了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孕育出了辅导员的创新模式—“双肩挑”,即辅导员一肩挑业务学习,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选拔思想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高年级学生,“半脱产”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双肩挑”模式的产生为日后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模式类型的设立奠定了基础,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61年9月15日,经中央庐山工作会议讨论,中央政治局党委扩大会议通过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该条例明确指出:“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在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要在高等学校设置专职政治辅导员,辅导员制度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三、“文革”曲折期
在文化大革命的碾压破坏下,辅导员制度的基础和发展被破坏殆尽。“四人帮”批判高校辅导员制度是学校党委为了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高校许多政治辅导员被批斗、游街,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辅导员制度进入历史的低潮。
“文革”给高校辅导员带来的恶劣环境,就像黎明前的黑暗,始终还是被黎明替代,成为往事。1978年4月22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拨乱反正,修葺了高考制度的恢复漏洞,恢复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带给了高校辅导员洋溢着春天般复苏气息的环境。伴随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重建,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业务工作差,思想政治工作软”的现象。教育部随即颁布了一系列的意见和规定来解决“双肩挑”辅导员“一手硬,一手软”的实际状况,但是当时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社会忽视高校辅导员的劳动和成果,职业化的弱势,辅导员个人发展迷茫等一系列环境因素使得高校辅导员制度处于涣散的状态之中,也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中的一段波折。
四、恢复与发展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接着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恢复了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教育部起草修改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一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1983年,为了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数量不足、思想不稳、后继乏人、思想和业务水平有待加强的问题,教育部决定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用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大专生、本科生、第二学位和研究生等各种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
1987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及“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关心和培养,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对作出突出成绩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期
在1981年7月颁布了《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为前提,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背景下,为专业化发展方向提出了必要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