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懒散型学生,笔者所采取的方法就是采用各种方法激励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以就业教育为导向,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专业讲座、行业会展、到企业参观学习等方式,刺激学生的专业意识,并通过表彰会、优秀校友报告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往届毕业生成功就业及创业的先进事迹和有益经验,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激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针对他们懒散、自制力不强的特点,定期利用电话、网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提示,加强思想引导,督促他们学习,并且通过对其强化考勤等方式加强对该类型学生的日常管理,做到软硬兼施,达到促进学习、提高自我的目的。
实践证明,针对不同类型差生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有效引导、完成差生转化的效果。
3结束语
在新时期,我们在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高校中也推行“生本”的教育理念,更凸显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要做到有效激励每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首先关心学生、深入学生,用真心和爱心打动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才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需求,针对不同需要对学生施加外部推动力或吸引力,想方设法使其心理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促使得学生完成自我改善、自我实现,这正是人本主义和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对我们高校学生工作的最大启迪。
尽管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要在个人发展的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但始终贯穿于个人发展的全过程。在高职院校工作实际中对贫困学生、差生两类学生群体的应用,笔者认为运用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措施,通过适当的外部诱因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思考、认识,通过心理需要的满足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成长,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因此,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及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运用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进行针对性工作,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激励,激励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实现“生本”教育的目的,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收到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小倩. 运用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J]. 涪陵师专学报,2000,(7).
2 常立威.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思想工作的相应对策. 学生工作的释义与构建[C] .
3 李连华. 需要层次理论在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2).
4 陈雄锋,李敏,蔡世华. 农业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的调查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7,(8).
5 黎翔. 从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看高校“差生”的转化[J].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6 闫杰.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谈激励政策[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