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加入收藏 | 设为论文网 |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发表

二语习得中的负迁移及其对策

时间:2016-03-14  来源:  作者:潘优燕

摘要:母语对二语习得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既起着积极的作用,又起着消极的作用,既能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又能妨碍第二语言学习者。因此,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既存在正向迁移,又存在着负向迁移现象。本文着重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我们认为汉语主要在语音、语法、文化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对英语习得产生负迁移,而且负迁移对语音的影响超过对其它方面的影响,语法负迁移是最普遍的存在的。
论文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负迁移,对策

刚学会外国语的人总是要在心里把外国语言译成本国语言。人们掌握外语经常要经历一个“自觉到不自觉”的过程,先要借助本族语的表达方式和思维等等,然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改用外语表达方式和思维。在外语教学课堂环境下,学习者的母语对外语的习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母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经常会不知不觉地迁移到学习者的外语学习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 理解汉语对其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掌握对应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Odlin(1989) 把语言的迁移定义为“学习者以前所学的任何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给二语习得带来的影响”。一般意义上说, 语言的迁移有两种: 正迁移和负迁移。于善志(2007:XV)认为在二语习得的早期,由于备选项范围较小,学生对同一命题的句法选择表现比较单一,句法偏离类型比较少。另外,于善志在两次调查中发现,汉语作为主题突出语言,其功能结构迁移在中等英语水平学习者的英语句法中相当普遍,如“零主语”结构。汉语迁移还可以解释一些偏离句式为什么能在学生的话语中长期存在。在UG模型内,迁移就是把第一语言参数设置迁移到第二语言当中。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L1参数设置对L2有迁移或制约作用 (Bennett 1994; Hirakawa1990; Thomas 1993), 但有些研究却没有显示出期望中的迁移(Broselow & Finer 1991; Finer 1991; Finer & Broselow 1986)。还有一些研究显示,二语句法中确实存在L1迁移的证据(Martohardjono & Gair 1993; Uziel 1993),但有些研究却没有显示出期望中的迁移(Broselow and Finer 1991; Finer 1991; Finer &Broselow 1986)。还有一些研究显示,二语句法中确实存在L1迁移的证据(Martohardjono & Gair 1993; Uziel 1993)(转自于善志的课程讲义)。第一语言的习惯可能有助于“第二语言习惯”的习得,也可能阻碍它。如果目标语与母语越相似学习起来也越容易;反之,两者差异越大,学习起来越难。我们认为二语学习的困难和错误主要归因于母语的干扰(主要是负迁移)。本文主要聚焦二语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

概念鉴定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人们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论框架对二语习得展开讨论时,必然会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一样;有时候同一个概念有不同的术语来表达,而有时候几个术语用于表达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我们认为对这些术语或概念进行鉴定和一些必要的说明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接下来我们将对“第二语言/二语(第二语言的简称)”、 “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进行鉴定。“第二语言”蕴含了语言习得的时间顺序和习得水平两个方面。从语言习得的时间顺序来看,第二语言习得的时间要晚于母语,但具体晚多长时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二语习得也可能开始于母语(或第一语言)习得已经完成,也可能开始于任何其他阶段。另外,“二语”又往往蕴含着人们对该语言的掌握水平,表示人们使用该语言的实际水平比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二语”和较低熟练程度相关。但也有例外,如“Her native language was Chinese but she now use English as her first language.” 她的母语是汉语,幼年时就移居英国,大学毕业之后在英国工作。对她来说,汉语是她的母语,但却不是她的优势语言。

克拉申对习得和学习作出了五条区分。

习得

学习

内在,下意识

外在,有意识

非正式环境

正式环境

借助语感

借助语言规则

取决于态度

取决于语能①

有稳定的习得顺序

从简单到复杂的习得顺序

在此框架内,“习得”指的是在自然语境中,通过自然的语言接触而下意识地掌握一门语言,“学习”指的是有意识的对第二语言规则的学习、记忆和操作。但目前学者对“学习”和“习得”的关系尚未有一个最后定论,所以我们在这里仅持一种“谨慎接受”的态度。在中国学术圈中,一般将对中国学习者除母语(汉语)外学习的一门外语(大部分情况下指英语)称为二语习得。

负迁移

根据戴炜华主编的《新编英汉语言学词典》,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是指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中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影响。一般会发生两种类型的语言迁移。一种是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是指能促进学生学习,大多数正迁移发生在本族语和目的语都有的同样的语言形式方面。另外一种是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又称为干扰(interference),是使用目的语时学生学生套用本族语的句型或规则,这就导致犯错误或对目的语使用不当。例如,一个学第二语言的学生可能会造出不正确的英语句子“* I am here since Monday.”, 而不是“I have been here since Monday.”,这是因为这位学生套用了法语句型 je suis ici depuis lundi(I am here since Monday”).学习者往往根据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大部分是母语)过度概括目标语的语言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产生负迁移。由于负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对语言学习起着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的迁移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的情况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所产生迁移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英语学习,语言迁移影响着语音、语法、文化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以下介绍汉语在英语的学习中的负迁移表现及其相应对策。

(1) 语音迁移( Phonogical Transfer)

Dulay、Burt 和Krashen(1982)发现迁移对语音的影响超过对其它方面的影响。汉语和英语在读音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绝大部分说汉语的人长期生活在本民族语环境里,因此对英语中某些相近音素的差别敏感度不大。人们在说第二语言(外语) 时所产生的“外国语口音”说明了母语负迁移对二语的影响,也就是“Chinglish”.在初学阶段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常常把 “work” 发成 “worker”, “blow” 发成“below”。因为在汉语的发音系统中并没有/ p / , / t / , / k / 这样的辅音位于词的末尾, 更没有像/ bl / , / gr / 之类的辅音字母组合。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之我见
下一篇论文:本雅明的翻译观与归结论翻译观对比研究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