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明,在我国18~24岁的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10.5%,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要达到50%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趋势,虽然我国早在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对GDP的贡献分别为1.47%、1.17%、0.68%,其中上海的贡献率最高,达2.75%,而青海最低,只有0.17%。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东部经济发展拉动中西部经济的崛起,必须平衡发展地区高等教育。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路还有很长,我国应该发展多种多样的高等教育形式,同时提高办学质量,而不是只强调学生数量的提高,将高等教育由培育尖子型向大众化转移,为社会输送适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兴富.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宏观教育经济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J].教育科学研究,2001(2)
2 林廷春.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台湾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1)
3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1)
4 廖琪,彭璟.国内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综述[J].天府新论,2001(12)
5 吕颖.高等教育队经济增长贡献的定性分析[J].学术交流,2004(5)
6 马陆亭.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与“拉动” [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