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本文探讨了自学的理论基础——元认知,并根据在中职生中进行的问卷调查,总结分析中职生英语自学意识、自学现状、自学方式、自学能力和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英语能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研究依据。
论文关键词:自学,元认知,自我管理,自我监控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年纪小,大多数学生毕业时未满20岁。他们要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面接受职业教育,步入社会,要想达到学校和社会对其专业技能的要求,学生必须能够自主学习。那么目前中职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如何呢?
1.自学能力的理论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自我监控,要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俗语也说,“师傅请进门,修行靠各人。”,这个修行指的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水平大有差别,与学生的基础固然有关系,与学生如何学习也有很大的关系龙源期刊。学生单单在课堂时间学习,作为语言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自学(self-study/self-culture)强调的是自主地、独立地获取知识。自学能力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专家Flavell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概念。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是“对与认知目标相关的认知过程所进行的积极监控和后期调整,通常服务于具体目标” (徐锦芬,2007)。它在人的整个智力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能控制调节活动,并能促进个体思维的创新。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来说,它就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语言知识、学习任务和方法的认知自我监控,来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
O’Malley 和Chamot提出了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学习策略,并将其划分为事先计划、指导注意力、功能准备、选择注意力、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几个方面。他们认为元认知策略是成功学习外语的最高策略,因为它是学习者的管理步骤,是调控学习进程的行为,是高层次的实施性技巧。O’Malley 和Chamot认为,“缺乏元认知策略的学习者,根本没有方向或机会计划他们的学习、监控他们的进展情况或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确定未来学习的方向”(O’Malley &Chamot, 1990)。而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自我管理能力一般都较强,他们不仅掌握了用来从事各种学习活动、解决各种学习困难的技巧和方法,而且能够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可以使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龙源期刊。
2.问卷调查
2.1 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学生的生源素质下降。以英语这一学科为例,学生在入校时的中考分数比往届大幅度下滑,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也有退步。学生更加依赖老师:单词要解释,课文要带读自我监控,句子要翻译,语法要精讲,即便如此,英语听不懂,语法不记得,作文写不出,课外文章看不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热情和能力也相差很大。有的学生从来不预习课文,也有的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完别的教材;有的学生不敢说英语,也有的学生经常和外教交流。那么中职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如何呢?有多少学生自学英语呢?他们采用什么方式自学呢?自学对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有多大的帮助呢?
我选取了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以下简称为商英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以下简称为国贸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不署名,力求做到真实详尽。两个专业的学生周课时都是26节,前者的英语类学科包括每周6节商务英语,4节函电,2节口语,2节阅读自我监控,合计14节;后者的英语课为每周基础英语4节,口语2节,合计6节。其它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时数也和国贸专业相当。商英专业发放50份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1份,国贸专业发放50份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2份。(问卷调查见附录)
2.2 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的得分反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意识,下面是对调查的自测题分值的解释:
表1 商英班与国贸班英语自学能力表
见右边
各栏
班别
|
英语自学能力平均分
|
英语自学能力最高分
|
英语自学能力最低分
|
英语
成绩
平均分
|
英语自学能力层次
|
两个专业
英语自学
能力平均分
|
分值区间
|
人数
|
%
|
商英班
|
105.3
|
172
|
74
|
75.7
|
131-178分
|
2
|
4.9%
|
97.5
|
101-130分
|
27
|
65.9%
|
71-100 分
|
12
|
29.2%
|
0-70分
|
0
|
0%
|
国贸班
|
89.8
|
120
|
66
|
67.1
|
131-178分
|
0
|
0%
|
101-130分
|
13
|
31%
|
71-100 分
|
25
|
59.5%
|
0-70分
|
4
|
9.5%
|

图1 中职生英语自学能力折线图

图2 中职生英语水平折线图
2.3 分析
2.3.1中职生自学英语的能力低、差距大
被调查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平均分处于偏低的第三层次,商英专业65.9%的学生处于第二层次,国贸专业59.5%的学生处于第三层次。商英专业的学生英语自学意识和能力比国贸专业的学生强,这是由于专业教育、专业特点、课时量和工作需求不同造成的,同时也和学生英语的基础和兴趣有关系龙源期刊。一般而言,就读商英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对英语感兴趣,毕业之后愿意从事和英语相关的工作。而国贸专业的学生虽然不乏英语基础较好的,但也有很多学生英语底子薄,惧怕英语自我监控,于是选择相对而言英语不是最重要的学科的专业。不仅两个专业之间自学能力差距大,同一专业之内学生自学能力差距也很大;商英专业最高172分,最低74分,相差98分;国贸专业最高120分,最低66分,相差54分,可见商英专业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强弱差距更大。
2.3.2 自学能力和英语水平基本呈正比
图1和图2走向基本一致,显示自学能力和英语成绩基本呈正比,自学能力越强,英语水平越高。英语水平来源于学生最近两次的考试成绩平均分,由于考试不考口语,且两个专业的试卷难度不一样,所以以考试成绩代表学生英语水平存在一定的缺陷。
2.3.3 个别学生自学能力和英语水平反差大
图2 折线变化大说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生自学能力和英语水平反差强烈,如有学生自学能力119分,英语水平44分;自学能力74分自我监控,英语水平86分;自学能力75分,英语水平92分。可见自学能力虽然对英语水平起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性因素,英语水平的高低还与教师的授课、学生基础、学生认知能力等其他因素有关系。
2.3.4 学生缺乏必要的自学方法的指导
86.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学对英语水平的“有帮助”、“很大帮助”或者“比老师上课还有效”,但55.4%的学生每天自学英语的时间为“没有”或者“半小时之内”,24.4%的学生“想自学但不知怎么学”。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自学的重要性,但没有很好地实施自学,或者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有学生认为自学没有必要,上课老师都会讲,完全依赖教师;有的学生没有动力和约束,懒得自学。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包括强调自学的重要性、安排预习作业、传授自学方法;对于懒惰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保证学生更好地实施自学活动。
3.如何提高中职生英语自学能力
自学不仅是指对教材的预习、复习,也指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采用有效的方法,比如问卷提到的“我把新单词和旧单词联系起来记忆”、“我看英文电视和电影”、“我阅读英语文章的时候,碰到生词就猜它的意思”、“我写作文前自我监控,先列出大纲”等龙源期刊。
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英语知识,更要教授学生如何学习英语知识。例如当教师要求学生做对话时,有的学生会马上将对话写在纸上,教师要强调“说”英语的重要性;有的学生一做听力就将书本翻到听力材料处,教师要告诉他如何做听力,什么时候看材料;有的学生记忆单词永远采用记字母的方式,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类总结记忆单词的规律和技巧;有的学生不敢和老外交流,教师要了解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在乎英语的准确和纯正,老外能听懂就达到交流的目的了,通过多说,口语会不断提高。
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1)向学生讲解自学英语的重要性和成效,掌握学生各自的特点,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2)Flavell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元认知在个体学习中随着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中职生年龄较小,还处于自学能力尚不发达的阶段自我监控,教师可采用监督、激励、惩罚机制促进学生自学,如具体地安排预习、复习任务,将其纳入学科成绩的考核;
(3)让学生掌握学习材料,了解学习流程,如告知学生一个单元的学习次序通常是单词、对话、课文、语法、练习、复述、活动等,学生在一个学习内容结束后,可自主地预习下一个内容;
(4)许多学生有强烈的学会英语的愿望,可是没有掌握好的方法。教师要教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如音标的重要性、根据词根记忆单词、正确使用字典,写作文先列提纲等等;
(5)课堂创新,采取学生为主体和主导的教学模式,如生本教学、任务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从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反馈,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6)教师要告诉学生课堂学习非常重要,但它只是是英语学习的一部分。作为语言,英语无处不在自我监控,要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很多知识来自于广播、网络、杂志、英文电影等。
4.结论
中职生的英语水平与自学能力不容乐观,而且让各个中职学校担忧的是目前还在下滑。英语教学必须革新,学生必须增强自学意识,挖掘自学潜力,培养自学能力,结合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态度,学生才能在自学中体味到乐趣和甜头,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才能摆脱目前的窘境,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中职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徐锦芬.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严明.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M].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外语教育出版公司,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