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艺术对于人类精神的价值——以马克·罗斯科的创作为例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即将接近“终极价值”这类没用的东西,对它有用的东西是自然物的功能或人为的手段,功能服务于人的需要才有意义,手段导向目的才成为手段,目的本身要靠手段来实现,而目的使手段得以成为手段。工具价值必须对照这些“没用的”内在价值,看其发挥了何种作用,才能被理解。所以,终极价值是内在的、自为的价值,是使工具价值获得工具性的价值。这样看来,无用的内在价值更重要,更为根本。在操作层面。谈到所谓最“重要”就是自然因果序列上对操作过程的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事物。比如对于一个土木工程师来说,大楼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支撑着整座建筑的重量。基础没打好,上面的建筑工作做得再好,整体上还是一个“豆腐渣工程”。但是,撇开自然因果的关联,单从价值意义的关联看,就是相反的了。这时,真正重要的就不是基础,而是基础上面的被使用的空间,因为基础是为可用空间的存在而建的。如果没有基础就可以得到上面的可用空间,我们就可以不要基础;但是如果不要可用空间我们仍能够建设基础,谁也不会去建设基础。因此,从价值意义上看,基础的建设服务于可用空间的要求,处于从属的地位。当然,这里的可用空间还不具有终极价值,只是比基础更接近终极价值而已。所以,在意义层面越接近人类生活内在价值的东西越重要,而“无用”的自为价值,就是最重要的了。

因而,事情并不像人们经常以为的那样,追求可见的实用价值与追求不可见的精神价值仅仅是两种偏好。实际上,如果没有不可见的精神价值,其它很多东西的实用价值就荡然无存了。除了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保证纯属物质价值外,其它貌似的“物质需要”说到底还是为精神需要服务的。就是那种对豪宅、名车、时装等非常世俗的东西的追求,都是一种符号性的或炫耀性的精神追求,与生存的需要没什么关系。完全是为了达到一种心理的满足。你可以指责这种精神需要是低俗的,但你不可能把它说成是一种物质需要。而精神需要,基本属于生活本身的内在需要。

西方有句俗话:“金钱跟着艺术走”。其实艺术也喜欢金钱。事实上艺术家最喜欢口袋鼓鼓的客户。所以罗马教廷有卡拉瓦乔(Caravaggio),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有伦勃朗(Rembrandt),1958年加拿大酒业集团西格拉姆(Seagram)选择了马克·罗斯科。

但1959年秋天在“四季”盛大开幕好几个月之后,他带着妻子到那用餐,罗斯科认为一顿饭消费超过5美元便罪大恶极,他吃外卖中国菜就很心满意足,花的钱越少越好,当他和妻子在百万富翁的包围下用餐时,一颗心却沉到了谷底,自信心也灰飞烟灭。任何肯在那花那么多钱吃饭的人绝对不会正眼看他的画。第二天早上,他凝视着他的30几幅作品,它们都是罗斯科的登峰造极之作,也是现代艺术的极致之作。但他却只看到了一个伟大计划的废墟。他的作品绝对不能挂在“四季”,罗斯科被曼哈顿打败了,又或者金钱战胜了艺术。罗斯科在和西格拉姆集团签约时就注明若合作不成,画作的所有权将仍属于他,他仿佛一直就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别的地方重新打造一个属于他的空间。当年稍后,一位博物馆长来邀请他参加德国的一个艺术展,他在聊天时说道:“我年轻的时候,艺术是一条孤独的路,没有艺廊,没有收藏家,没有批评家,也没有钱,但那却是一个黄金时期。因为我们一无所有反而能更肆无忌惮地追求理想,今天情况不同了,这是个累赘的消费年代,至于哪种情况对世界比较好,我恐怕没有资格评论。但我知道许多身不由己过着这种生活的人,迫切需要一种安静的空间,让我们扎根成长。我们得抱着一定能找到的希望活下去。”这个宁愿选择艺术而放弃金钱的男人,向那位德国人提出一个要求,他说:“若你们为屠杀犹太人的罪行建造一座赎罪教堂,就算只是帐篷也不所谓,我就免费帮你们做画。”但这个理想却一直没有实现。罗斯科花了人生最后的十年寻觅理想的路边礼拜堂,让他实现在“四季”项目中受挫的愿景。他天天造访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在1961年为他举办了一次个展,让他得到了稍许慰籍。他的作品也空前热卖,但他的生活反而变得更不好过,他原本早上十点小酌一杯的习惯演化成了酗酒,抽烟更是他终生无法戒除的恶习,他心肺都出现了问题,而他的第二次婚姻也摇摇欲坠,笼罩在犹豫中的他作品风格日渐激烈,此时正值现代艺术转向波普之际,对罗斯科而言,绘画一向是流行文化之外的选择,而不是其同路人,但流行性极强的波普艺术已成为画廊的宠儿,他无法抽离十五年来根深蒂固的画风,心中充满了敌意与愤怒。当他终于跳离出固有画风选择了石油般的黑色,最终罗斯科完成了因“四季”而受挫的梦想。约翰和多明尼克狄马尼尔委托罗斯科为1965年休斯敦兴建的礼拜堂画一系列壁画,而且他们给了罗斯科创作时的全部自由,若说“四季”的画作是对另外一个世界表态,那么休斯敦的礼拜堂就会产生把你掩埋在坟墓里的感觉,恣意泼洒的墨水试图说服我们,这个地方不像表面那么黑暗阴沉,系统性的调暗以往在罗斯科作品中强烈燃烧的光线。曾经让罗斯科作品洋溢动感的参差边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墨水般的黑暗,其壁画作品中出现了一抹灰色,有如被月亮照亮的星球的边际,罗斯科仿佛已进入了外太空主导着创世纪的时刻,分隔光明、黑暗、大地、天空。他似乎想看看自己能把光线调暗到什么样的地步。观者很容易会觉得休斯敦礼拜堂的壁画体现某种埋葬仪式,它不仅埋葬了罗斯科的未来,也埋葬了他对艺术的希望,

因此,我觉得人类生活的内在价值,比如自由、快乐、尊严、情爱、创造、自我超越等等。这些东西不是为了其它东西而存在,相反,生活中没有了这些东西,就等于失去了可以追求的内容。当然,要有自由、尊严,必需在能活下去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所以生存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这个条件,人和任何其他动物没有什么不同,不是人之为人的特殊所在。但讲人的生活的内在价值,要集中在人所特有的东西上。那么人所特有的生活的内在价值是什么呢?康德的道德哲学已向我们表明,追求自由、尊严是所有理性存在主体的内在规定,鲜有其他哲学家会否认这一点。

我认为罗斯科的艺术对大众而言是一条道路,若说某些门户被堵死,其它的则通往罗斯科所说的未知空间,只有艺术能带我们前往的空间,远离当下的喧闹,迎向天体间的音乐。罗斯科对这些作品所做的一切,他以暗示手法呈现如石柱般的结构和松散的着色,为的是让表面变得模糊难辨,充满漏洞甚至可以轻柔的穿过,一个也许是我们人生起点或终点的地方。它们的任务不是排斥我们而是拥抱,这名艺术家对人类至高的赞美,创造了一个无比宁静的心灵空间。免费论文参考网。它远离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当代艺术和狂乱盲目的现在,这里的重点不是现在而是永恒,当欣赏他的作品时,坐在昏暗的灯光中感受时光在身边流逝,带你到通往永恒的门户,感受人生短暂的苦涩,我们的入世与出世、诞生与死亡、从子宫到坟墓及其间的种种一切,艺术的震撼油然而生。

最后,我想每一个天才的灵魂深处都有灼热的火光,他们为此执作,疯魔,沉沦,毁灭,重生。时间轻易将肉身摧枯拉朽,而那些平凡的肉身里所产生的艺术力量乃至人性的力量在整个历史的长河里生生不息。没有绝对的高尚,只有绝对的艺术。那些经过时间熔炉磨砺的作品,它们的创作者不尽完美,甚至残缺。然而,长期在黑暗摸爬打滚的人才能细细体会灵魂里最亮的那道光,艺术必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认为这也正是艺术的终极价值所在。

参 考 书 目:

[1]《论艺术的价值结构》 翟振明[R]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2]《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康德著[M] 九州出版社 2007

[3]《Mark Rothko》 Marjorie B.Cohn, Franz Meyer Eliza E. Rathbone等合著[M] Hatje Cantz Publishers 2007

[4]《抽象派绘画史》 (法)米歇尔·瑟福著、王昭仁译[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1

[5]《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研究》 张敢 著[M]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6­1

[6]《The Power of Art》 Simon Schama [M]Ecco出版 2006-11-07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一直存在着的杜拉斯
下一篇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化路径研究及启示_期刊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