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统战理论是同主观主义认识论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
毛泽东同志指出“主观主义、本本主义害死人,要不得,要不得”,他的统战理论也是在同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北伐战争时,随着胜利的不断推进,国民党内老右派、新右派不断制造反对国共合作、反对共产党的政治事件。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共中央占了统治地位,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从主观出发,大力宣扬其“二次革命论”,给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直接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国民革命失败前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退出了革命的营垒,当了大资产阶级的尾巴,其个别代表人物甚至在国民党政权中任职。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掌握国家政权,他们仍受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压迫和限制,民族资本主义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有关决议却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已全部反革命,中国民主革命应在反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进行,甚至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阻碍革命胜利的最危险的敌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敢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这是必须充分肯定的;但是,在一段时期内,由于主观主义错误,却没有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其中,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最为严重。“九一八”事变后,尽管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发生明显变化。但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无视这一变化,继续实行关门主义,在延安实行了大清洗,给大量奔赴延安圣地的热血青年带上了特务的帽子,给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抗日战争初期,王明又主观的抹煞统一战线中不同党派和政治集团的阶级差别,否认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犯了“右”倾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及时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制定并执行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一个主要法宝,是在反对左的右的的错误,同主观主义认识论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10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统战理论的辩证法
毛泽东曾经指出:“共产党员做统一战线工作,要像制钱那样“内方外圆”,即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由原则性决定的,适应各种条件的灵活性”,把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是毛泽东指导统战工作的根本方法,从辩证法的角度哲学的阐明了统战理论的工作方法,奠定了统战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运用对立和统一的辩证法,正确认识和处理独立和统一的关系。
毛泽东指出:“如果只谈统一性,否认独立性,就是背弃民权主义,不但我们共产党不能同意,任何党派也是不能同意的。没有问题,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即统一,又独立” 11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张同资产阶级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坚决反对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和“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投降主义思想,主张独立地灵活的处理各种事情。如“在现时,有些应该先得国民党同意,例如将三个师的番号扩编为三个军的番号,这叫做先奏后斩。有些则造成既成事实再告诉它,例如发展二十余万军对先斩后奏。有些则暂时斩而不奏,估计它现时不会同意,例如召集边区议会之类。有些则暂时不斩不奏,例如那些如果做了就要妨碍大局的事情”12
所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 13因此统一战线应该是即统一又独立,不能以统一战线中的合作和统一而抹杀党性和阶级的独立性及其必要的权力。必须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正确处理独立和统一的关系,否则,合作就变成了混一,必然牺牲统一战线。所以,没有独立,就没有统一,统一和独立是可以而且是应当一致起来的。
其次,运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辩证法,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
正确认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并恰当处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毛泽东认识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方法。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辩证的对待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有助于抓住主要矛盾,根据不同的矛盾建立不同的统一战线。几次统一战线,都是根据不同的矛盾,正确分析几个阶级之间以及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而决定主要矛盾建立的。所以毛泽东在看日战争时指出:“用长期合作去支持长期战争,就是说使阶级斗争服从于今天的民族斗争”,“因为中国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分属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在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尖锐地对立着的时候,在革命主要地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之下的买办阶级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间内参加当前的反帝国主义阵线。但是一到他们的主子起来反对中国革命时,他们也就立即反对革命了。” 14
再次,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战线内部的相互关系。
恩格斯指出:“两级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和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 1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相反的属性,但它们又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在统一战线内部也存在着对立和矛盾,甚至于在人民内部也有矛盾,必须正确审视这些关系,辩证的看待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
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的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16在统一战线的发展过程中,相对的同一性与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决定了统一战线的存在是相对稳定性和绝对变动性的统一,所以毛泽东说:“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这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17“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这种情况,在社会主义国家通常只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事实一致的”。18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