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正确对待宗教信仰寄托与心灵慰藉的社会作用

时间:2013-03-14  作者:张勇
3、宗教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支持。

现代人的生活经常处于一种起落多变、浮沉不定的险境之中,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这样,就有可能使人陷入悲观主义,从而意志消沉,悲观失望,颓废丧志,玩世不恭,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人生的虚无和不确定,帕斯卡尔曾有深刻的描述:“不知谁把我送到这个世界来的,也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本身是什么样的人……我看到四周宇宙的无垠,自己只限于这无限宇宙的一隅,不知为什么坐在此处而不在别处,也不知为什么这短暂的一生在过去和未来的无限中存在此一刻而不在另一时刻。我看到的只是一片无限,在这无限之中,我只是一个原子,一个终归无物的短暂幻影。我所知的只是不久必将死去,我最不了解的便是无法避免的死亡。[⑦]帕斯卡尔认为持这种人生观的人是有理性的,在人们不能从现实求得理解、肯定和解脱的情况下,就惟有转向宗教,皈依神明,以此求得一个人生目的和归宿。宗教以其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礼仪器物满足了人们的这一要求和愿望,安慰了空虚而焦躁的心灵,但也必须看到这种慰籍很可能导致信奉者主体性的丧失,从而否定自我,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4、宗教为人提供终极关怀。

蒂里希认为宗教乃是人的全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深度方面”,即它表现的是人生之终极关切,指向的是维系人的存在并赋予人生以意义的东西,人是宗教性的动物。宗教信仰具有追求“终极”并以之为生活支撑和意义诠释的显著特征,它给人注入神圣的目标,引导人去反省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从而为人的生活提供情感、愿望、意欲、行动等的根基。

信仰的根源在于对未来和未知世界的敬畏。从古代到现代,历史和已知世界在不断扩大,但是未来和未知世界永存论文格式范文。人有对自身有限性超越的内在渴望,在人的诸种超越活动中哲学论文,宗教信仰不同于其它超越活动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终极性。宗教是人类在认识个体生命有限性的基础上,企望通过宗教超越有限的肉体生命,从而探求人的本质,追求人生终极意义的一种方式。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论述到:“人的异于动物的本质,不仅是宗教的基础,而且也是宗教的对象。可是,宗教是对无限的东西的意识;就是说,宗教是、而且只能是人对自己本质——不是有限的、有止境的,而是无限的本质——的意识。”[⑧]在科技、哲学和宗教这三大文化领域之间,最具人生观意义、对人倾注“终极关怀”的,主要是宗教。至于哲学,正如罗素所说,它在意识形态上不过是介于宗教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故最终说来,它总是要么偏向于宗教而成为宗教哲学,要么偏向于科学而成为科学哲学,实难以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就其作为宗教哲学而言,它有直接意义上的人生观意义观而对人抱有“终极关怀”之意;就其作为科学哲学而言,它至多只有间接意义上的人生观意义而并不对人有““终极关怀”之心。5、宗教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现实社会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纷扰和症结,极易使人缠绕其中,剪不断、理还乱,不能超拔。宗教追求的是超越现实与自我,它能安慰人的心灵,寄托人的理想,缓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淡化人们对现实的关注,松动人心中的死结,从而使人的精神超然物外,暂时摆脱现世与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宗教提倡宽恕与忍让,宣扬因果报应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信教者的精神境界,平息了俗世的一些纷扰。

在宗教境界里,人因为有了明确的终极目标而获得了一种志存高远的精神旨趣、一种澄明的心境;宗教以神圣的价值理念和崇高的生命信念引导人,使人获得作为人的尊严和伟大;它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手段和方法,使宗教观念和宗教精神有效地变成教徒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实现宗教的理想人格。信仰者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超自然的神灵身上,通过宗教完善自己。宗教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虚幻的,也是理想的,人们笃信它并非出于理性的思考,而是出于情感的需要和向往,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真善美追求的价值倾向。虽然把希望寄托在冥冥上天和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并不能满足人类真正的需要哲学论文,但应当如实地看到,在今天甚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科学水平和发展条件的限制,社会还不能提供给每个人充分发展的条件,也不能充分满足每个人多方面精神慰藉的需要,所以,还会有许多人继续把宗教当作精神庇护的场所,宗教的存在将是长期的。也许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心理学大师荣格指出:“每个人需要有宗教,这种深沉的宗教情感乃是人类主要的冲动之一。这种冲动有如人的本能结构而永不衰竭、世代绵延。”[⑨]

注释:

[①]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当代世界宗教问题》【M】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② 马晓燕、赵继伦《论宗教境界的人生价值》【J】宗教学研究,2008,0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第35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第651页)

⑤丹沃尔《科学史》【M】商务印书馆,第639页

⑥英,阿德诺·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23页

⑦《帕斯卡尔冥想录》【M】志文出版社,第35-36页

⑧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0页

⑨卢红等《宗教:精神还乡的信仰系统》【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参考文献:
[1]冯天策《宗教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王晓朝、李磊《宗教学导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当代世界宗教问题》【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5]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 and Evelyn EatonWhitehead《当代世界宗教学》【M】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6]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詹石窗盖建民《中国宗教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刘丽《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M】四川出版集团,2009年版
[9]张志刚《宗教研究指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0]罗竹风《宗教学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1]林兆荣《市场经济与中国宗教走向探索》【J】《世界宗教研究》,1993(2)
[12]彭耀《社会转型期中国宗教的新趋向》【J】《世界宗教研究》,1995(3)
[13]刘庸、张弢《浅析世界宗教的发展趋势》【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宗教经济学:四大领域与两大论题*_哲学论文
下一篇论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驳中国走变相资本主义道路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