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党派自身民主监督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从各民主党派方面看,他们对待民主监督的积极性远远不如对待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这也是造成民主党派监督职能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民主党派不愿积极投身于民主监督的原因有三:首先,与民主党派对自身的定位有关。各民主党派大多都把自己的存在意义定义为是中国共产党可靠的同盟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建设者,而决不是现实权力结构的监督制约者。因此,他们极易把民主监督看成是其政治活动的副产品。第二,民主党派在进行民主监督时在思想上有所顾忌。历史上历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曾使民主党派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时甚至会牺牲生命,从安全角度考虑,他们也不愿意去从事监督工作。第三,在实际生活中,民主监督不容易取得明显的效果。民主监督要受到信息及知情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来自外部的政治压力也比较大,因此,同样的投入很难取得诸如政治协商一样的成效。针对这种状况应该发挥民主党派在民主监督中的主体作用。民主监督首先是一种组织行为,要发挥政治组织的优势,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社会难点!热点问题,采用适当的形式和方法,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其次,必须提高民主监督者的自身素质。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把握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熟悉民主监督的原则、方式、方法。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本领直接关系到民主监督的效果和质量,还要制定民主监督的保护和奖励措施,切实保护民主监督主体的权益,使人民群众在行使民主监督权利过程中免遭打击报复。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一方面,民主党派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民主监督中讲大局、讲原则、讲团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勇于讲真话,讲心里话,做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另一方面,必须广开言路,畅通下情上达的渠道,营造畅所欲言的环境,从政治文明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当今社会大环境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用的认同还需要一个过程,必须广开言路,畅通下情上达的渠道,营造畅所欲言的环境,鼓励非中共党员的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做共产党的诤友,只要出发点是为了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促进民族全面振兴和祖国完全统一,什么话都可以讲,讲错了也不要紧。
总之,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强这种监督作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05.
[2]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72.
[3]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1.
[4]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7.
[5]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政党[M]美国多佛尔出版社. 1959.401.
[6] 杨爱珍[M].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177.233.
[7] 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44.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