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从概念迁移角度论语言迁移研究中的术语_第二语言习得

时间:2011-06-09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这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从母语到目的语。这些术语可以承担获取早期语言迁移诸多成果的任务。特别是对概念迁移(conceptualtransfer)的研究进展。
论文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迁移,概念迁移
 

1. 前言

这些年来,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迁移的文章中常常可以看到正向迁移、负向迁移、正迁移、负迁移一些术语,并多为英文术语positive transfer和negative transfer的中文指称。虽然在以对比分析假设或中介语假设来研究二语习得的层面上,这些术语可以承担获取早期语言迁移诸多成果的任务,但是随着近年来语言迁移研究的发展,特别是对概念迁移(conceptual transfer)的研究进展,这些术语应该有进一步厘清的必要,否则术语概念的混乱就给我们的语言研究带向不必要的弯路上。

2. 迁移的概念

“迁移” 最初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迁移现象就是“先前学习的内容被带到新的学习环境里的心理过程”或者说是“对任务A的学习影响到了接下来的任务B的学习”(Susan M. Gass&Larry Selinker, 2001:66)。一个多世纪前Whitney首次把“迁移”这个概念引入到语言学,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语言迁移理论才开始获得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语言迁移研究经历了对比分析假设时期、早期中介语衰落时期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重新崛起的曲折变化历程。语言迁移在整个历程里其概念基本保持不变,都是指学习者母语知识影响目标语言习得和发展的现象。都把母语知识促进第二语言(目标语)习得称作正向迁移或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第二语言习得,而都把母语知识干扰第二语言习得称作负向迁移或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概念是很清楚的,不应该会让人争论不休。然而,正是由于语言迁移研究发展阶段所限而造成研究方法和理论上存在有问题。

3. 问题和原因

自从语言迁移成为语言学家的研究领域,无论是对比分析假设还是中介语假设对语言迁移等等理论都是采取“形式研究法”。Odlin,T.(1989)曾给语言迁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语言迁移是由于目的语和学习者先前习得过的任何其他语言之间的相似或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石蕴珍、王颖,2009)语言之间的相似或差异最容易为大家观察到的是词汇、语法、音系、语篇,所以目前语言迁移大部分文章也都是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大大推动着语言教学。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从母语到目的语。“任何一个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如果没有描写母语迁移都是不完整的。”(斯琴、赵智芸,2006:Ellis,1994)

事实上,以前发表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没有一个忽略描写母语迁移,并且大多数理论都过多注重了它。母语迁移是语言迁移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语言迁移还包括目的语向母语的迁移。之前对语言迁移范畴里诸多术语概念都是基于母语迁移的理论来定义的,那么若是把语言迁移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来看,就有必要让这些术语所描述的内容精准会计毕业论文范文。Lado的对比分析假设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之一是:第二语言的产出或接受中母语造成了大部分错误(Susan M. Gass&Larry Selinker, 2001:72)。这就只注重母语的干扰作用,而忽略了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大部分的促进作用。例如,有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表达因果关系的复合句时常受到汉语复合句结构的影响而产生这样的句子:

1. Because hewas ill, so he was absent from class.(关联词同时使用)

2. He was ill,he was absent from class. (关联词省略) (王瑞珍,2010)

句1明显是受到汉语表达习惯“因为……所以”的影响,是一个错误的表达,但是我们不可以只注意到这方面的干扰作用,还应该注意到“因为……所以”这个结构的逻辑关系已经帮助了使用者厘清了句子里两个事件的因果关系,完成了主要的语用功能。那么,按照原来的定义,母语在第二语言的产出上产生了负向迁移第二语言习得,而在概念上产生了正向迁移。至于句2,如果在一般的口语表达上,这算不上一个错误的表达,英语本身就有这样的用语习惯。

过多注重母语迁移作用也忽略了二语习得里目标语的迁移作用。这也本文认为有必要厘清语言迁移里一些术语概念的原因。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不能够只偏重习得过程中某一单一方面,它必须有独立而且涵盖整个体系。最近对概念迁移的研究成果为形成这样一个独立理论体系提供了可能,也为界定清楚语言迁移里的一些术语提供了理论基础。

4. 概念迁移

1998年,宾夕法尼亚州Temp leUniversity的Aneta Pavlenko 首次使用了“概念迁移”(conceptual transfer)这一术语。该理念经过一些语言学家发展,形成了方兴未艾的语言迁移研究新视角。然而国内少有看到有这方面研究,只看到姜孟2010年在《宁夏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性论文。本论文就是从该文获得良多灵感,认为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可以推进语言迁移研究成为一个比较独立自主的研究领域。

姜孟的文章提到概念迁移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一个能预测的双向迁移的语言(义)迁移机制。“概念迁移研究认为二语学习者(双语者)的概念表征系统是一个复式的混合表征系统(即两种语言的概念系统经过重组后是表征在同一个知识存储库里的) ,它设想在这个混合的表征系统摘要是不注意过程和结果的区分。至此,这些术语可以比较清楚地区分了。

5. 小结

概念迁移理念是目前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是将认知语言学和近20年来二语习得的心理表征研究成果结合产生的必然产物,引导人们注意从语言和认知的接口(概念层面)研究语言迁移现象。扩展了语言迁移研究所考察的迁移现象的范围;突破了以前学术界忽视语言迁移机制的不足;突破了以前对语言迁移研究方法的不足;推进语言迁移研究成为独立自主的研究领域并且推动了反向迁移研究。总之,新的理念厘清了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迁移研究存在的混乱概念,有助于今后研究的进行。


参考文献
[1]Gass Susan M. & Larry Selinker,200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Introduction Course (second edition) [M].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姜孟,2010: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3期:166-171
[3]王瑞珍,2010:英语写作中汉语复句结构迁移现象研究[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期:114-116。
[4]石蕴珍、王颖,2009:从认知角度谈语言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26卷10期:107-110。
[5]斯琴、赵智芸,2006: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J]. 《前沿》第3期:67-69。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称呼语_身份角色关系
下一篇论文:从网络话语看汉字写词的新方式—论谐音字在网络话语中的盛行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语文教学论文
最新语文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