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作为话语标记的“我跟你说”_语用功能-论文网

时间:2015-01-08  作者:干敏
如:

(17)诶,我跟你说啊,你赶紧给我设计一套布景儿。

(18)我跟你说:再走近些。

(19)诶,我跟你说呀,麻烦您呢,再给我办一次演出证儿。

以上三例中,“我跟你说”后引出的都是祈使句,表示说话人希望听话人按照指令、命令行事,只有表述明确才能引起听话人的注意,才能保证指令得到正确执行。因此,说话人用“我跟你说”这一话语标记引进指令性话语以引起听话人的重视。

(二)“我跟你说”用于话轮中间

位于话轮中间的“我跟你说”最为多见,它位于话轮的不同小句之间,既可以承接前面的话语而来,又能引导后面的话语信息。因此它不仅具有位于话轮开端“我跟你说”的以上四种功能作用,同时它还用于说话人意识到自己前面的话语信息量不足,需要加以补充说明,这类属于重申性告知。如:

(20)“他不在,我跟你说他昨晚出去了没回来。”

(21)“高寒如果真变心了,我是不要活的!我跟你说,我宁可死掉,也不能失去高寒!我讲真话!”

有时,“我跟你说”后面引进的内容在前面出现过,这时的“我跟你说”是对这一信息加以重申和强调。如:

(22)“……喔,福尔摩斯先生,你一定救救他,一定救救他!我跟你说,你一定救救他!”公爵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他面孔痉挛起来,在屋内踱来踱去……

话轮中间的“我跟你说”经常标志着说话人在谈话中意识到听说双方原有信息的一致性可能会向不一致的方向转化。如:

(23)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家里还有个未婚妻!我跟你说,你对青青,是兄妹之情化为男女之情,我对青青,是男女之情化为兄妹之情!今后我就当青青是我妹你要有一丁点儿对不起她,我和你没完没了!

(三)“我跟你说”附在话轮末尾

话轮末尾追加的“我跟你说”一般指向前面的话语信息。当说话人说出一段话时,最关注的是听话人能否真正理解和领会他的观点意图,为了确保听话人足够重视自己的话语信息,说话人可以在句末添加“我跟你说”来提示提醒听话人注意。如:

(24)起明∶你见过我女儿吗?你最好是见见我女儿。我跟你说……

上例中,“我跟你说”用于祈使性语句后是说话人用来提示听话人:尽管你我的认识有所不同,但你要重视我提出的主张。

“我跟你说”用于感叹句后面时,则是使感叹的内容毋庸置疑。这一作用与居于话轮开端的“强调性告知”是相通的。如:

(25)等啊等啊,我都快神经病了!我跟你说。

(26)我真服了你这片嘴了!我跟你说。

以上我们根据话语标记“我跟你说”的分布位置和后续句的内容将其分成了五种使用类型——强调、告诫、命令、表态、重申,在不同的语境中说话人的语气强弱有别,但不管在何种类型中,“我跟你说”所起的作用都是强调和吸引受话人的注意。

四、话语标记“我跟你说”的变体形式

董秀芳(2007)指出,话语标记经常存在变体形式,“我跟你说”也有一些功能类似的变体形式,如“(你)听我跟你说”,“我跟你说”及其变体形式的后面可以出现语气词,如:“啊、呀、吧”等。例如:

(27)你不懂,为什么要脸红?我跟你说啊,对付男人,一步也放松不得……

(28)来来来。不是那意思。听我跟你说啊。你除了会做这个,刚才你说的这个,还会,会点儿别的吗?

“我跟你说”的变体形式与“我跟你说”基本相同,但“你听我跟你说”的语气较委婉,一般不用于指示或警告。

当听话人不止一个时,“我跟你说”及其变体形式中的“你”可以换成“你们”。如:

(29)“也许,‘弄丢’不算是个精确的说法,”矮人嘀咕着。“我跟你们说,在我们离开岛上的前一晚,我又赌了一次骰子……”

如果说话人要表示对听话人的尊重,“我跟你说”及其变体形式中的“你”也可以换成“您”,如:

(30)姨妈。你别哭了。别哭。别哭。我跟您说,有些事您得想开点。

有时,“我跟你说”及其变体形式中的“我”可以不出现。如:

(31)孙大总统(孙中山)都讲道理,你只是个小小的族长就不讲道理啦?跟你说,无理寸步难行!

“我跟你说”中“跟”的前面可以出现副词“还”或“可”,“还”表示后面的信息具有进一步追加的性质,但有时只是为了加强语气;“可”的出现也是为了加强语气,“我可跟你说”主要用于对听话人提出警告。如:

(32)小刘你不必说话给我听,我不吃这个。我还跟你说,你这‘婚’就是‘破’了,也全是你的事,赖不着别人。

(33)“小航,别胡闹啊!我可跟你说,简佳可不是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到时候你想分手就分手,你无所谓,可她不能再受到伤害!”

与众多变体形式相比,“我跟你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其规约化程度也是最高的,语义也最为丰富,有一些变体形式的“我跟你说”,只能用于郑重告知,不能用于指令、警告、提醒等功能。

五、从历时演变看“我跟你说”话语功能的形成

短语“我跟你说”出现时间并不早,大约产生于清代,用例也不多。如:

(34)阳伯踌躇了半天,忽然站起来,正对着郭掌柜,兜头唱了一个大喏道:“兄弟才短,实在想不出法子来。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自主——语文实践活动的灵魂_主动-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中学语文课生态化教学探析_建构-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语文教学论文
最新语文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