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有一则英语香烟广告语“Tosmokeornottosmoke,thatisaquestion.”,套用了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名句“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但是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熟悉莎士比亚的名句,因此笔译时可加以注释,才能充分发挥广告的作用。
中国有一则广告:“衣食住行,有龙则灵”,译为“Youreverydaylifeisverybusy;ourLONGcardcanmakeiteasy.”这里的“龙”的翻译用汉语拼音替代,在英语中也表达出了“更长久”之意,译文不但很好地避免了文化负迁移引起的误会,而且更好地体现了广告宣传效果。可见,在广告翻译时,译者必须要考虑到某些词语所承载的独特文化,在译语文化环境中做出相应的变化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
四、结束语
广告语中蕴含自丰富的中西方文化,文化的负迁移给翻译带来了挑战。不可否认,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文化共核”部分,然而文化间的差异毕竟是最主要的方面,也是广告语翻译中最应该重视的方面,广告语翻译成败的关键在于译者能否顺利跨越文化障碍。因此译者必须掌握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避免文化负迁移,从而达到最佳的广告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 WallaceD.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M] . London : Verso , 1987 : 103
2 苏淑惠. 广告英文的文体功能和翻译标准[J ] . 外国语, 1996 (2) : 53.
3 戴炜栋,张红玲. 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 [J ] 外语界,2000 (2)
4 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M]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 296.
5 王佐良. 翻译, 思考与试笔[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 18.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