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6: 行  业 单位数(个) 工业增加值 合  计 7834 2790.51 食品 2238 747.9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488 384.87 食品制造业 419 160.18 饮料制造业 313 98.81 烟草制品业 18 104.08 有色金属 702 560.5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290 160.3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12 400.16 化工 1084 474.80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78 130.3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866 293.81 橡胶制品业 140 50.69 汽车及零部件 287 110.23 汽车制造 233 95.98 摩托车制造 54 14.25 装备制造业 2461 647.81 金属制品业 412 77.64 通用设备制造业 841 211.73 专用设备制造业 664 172.1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70 18.3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85 130.13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89 37.89 纺织服装 1062 249.24 纺织业 851 195.92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78 34.35 化学纤维制造业 33 18.97 据此表可以得出,河南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依托,建立了以食品、有色金属、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为主体,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努力发展具有河南特色的战略支撑产业体系,如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公司是中国最大农机制造企业,平顶山神马帘子布集团是中国最大帘子布生产企业。按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有选择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对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起重大作用的164个标志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加快了优势工业品基地建设和优势资源的深度开发,进一步拉长了产品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了小麦、畜产品和铝工业三大产业链,提升了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能力,努力发展战略支撑产业的规模效益。一批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相继成长壮大,“双汇”火腿肠、 “新飞”冰箱和冰柜、“金星”啤酒等相继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参考文献:
 [1]李政新.河南战略支撑产业成长的条件与途径[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8,(12)
 [2]中国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杜瑞平. 支柱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支撑分析[J]. 西部金融,2007,(12)
 [3]章小军.关于我国及各省市自治区支柱产业的思考[J]. 新疆财经, 1999,(05)
 [4]喻新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J]. 企业活力,2003,(01)
 [5]邱恩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五点思考[J]. 经济视角,2003,(05)
 [6]曹献庆,杨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J]. 当代经济,2008,(10)
 [7]《2008河南统计年鉴》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