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中国市场化与工业化均衡关系的检验:基于30年的实证分析

时间:2013-05-30  作者:董晓宇,郝灵艳

论文导读::中国工业化与市场化的结合始自1978年开始的市场化改革,30年来工业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市场化的推动。本文构建了市场化指数与工业化指数的测度评价体系,对1978-2007年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和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定量测度,并以测度结果进行计量分析,检验表明市场化和工业化高度相关,中国市场化是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非常显著。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促进工业化进程提高0.56个百分点。在我国继续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深化市场化的改革,保持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均衡协调发展。
论文关键词:市场化,工业化,均衡关系,实证分析
 

一、引言

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工业化是在市场经济制度非常成熟的条件下完成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化选择了以计划经济为制度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在此阶段市场化与工业化基本是绝缘的。1978年开始的市场化改革,实现了市场化与工业化由浅到深的结合,工业化的体制障碍大大突破,催生了中国工业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经过30年来的市场化改革,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基本共识,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工业化和市场化已成为“五化”[①]中最重要的两个战略支撑点。

我国学者研究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大多从定性角度来研究,也有少数人尝试用定量方法研究。在定性研究方面,普遍认为工业化与市场化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不能割裂,市场化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驱动因素,工业化是市场化的物质基础。工业化与市场化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作用又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社会耦合结构(龚唯平,2001)。从转轨国家的体制改革角度,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驱动市场化经济论文,实现工业化与市场化挂钩的历史任务(赵凌云,1992)。从经济的现代化层次看,包括市场化与工业化两个层次,市场化是基础和前提(赵德馨,2001)。就中国而言,有学者认为我国市场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影响了工业化的有效推进(郭克莎,2000)。在定性研究方面,有学者构建了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3项指数,并进行了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与产出的定量分析(宋德勇,1999)。也有直接用实证方法来研究工业化与市场制度的关系,通过计算综合性的工业化指数和市场化指数,然后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崔向阳,2003)。总体上看,定性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定量化研究还停留在探索阶段。

因此,定量化研究中国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还有继续深入的必要,对于协调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关于市场化与工业化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中国市场化指数与工业化指数两个测度体系,分别对1978-2007年以来的市场化和工业化指数进行测度,然后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检验。深刻揭示工业化进程中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作用,证明市场化是工业化实现机制的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仍然要以市场化为实现机制,以此坚定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同时,对近年来在工业化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逆市场化的行为和现象起到一种正向的引导。

二、中国市场化指数的测度体系及1978-2007年的测度结果

由于研究的目的和视角的差异,目前国内学者所建立的测度市场化进程的各种指标体系不尽相同,各有千秋,总体上都反映了我国市场化进程的特点。本文借鉴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管理研究院(李晓西,2003,2005,2008)建立的由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贸易环境公平化和金融参数合理化等5大类、11个子项共计33个指标组成的测度体系,构建一个适用较长周期、且数据能够连续获得的测度体系。

1、测度体系的指标结构和具体解释

本文的中国市场化指数测度体系由三级指标层次构成。其中,一级指标3个,分别是:政府的合理规模和行为规范化、企业的多元所有制和主体自由化、市场的完备体系和交易公平化。同时,每个一级指标下设2~4个二级指标,全部二级指标包括9个,分别是:政府规模合理化、政府经济资源配置规范化、税负公平化、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所有制的多元化、国际贸易自由度、金融改革深化程度、货币政策效果、定价自由度。每个二级指标又由2~4个三级指标综合而成,以便对我国市场化程度进行全面的定量评价。测度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请参见表1发表论文

表1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测度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政府的合理规模和行为规范化

1.1政府规模合理化

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

政府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

1.2政府经济资源配置规范化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预算外收入占GDP的比重

1.3税负公平化

工业企业税收占GDP的比重

农业各项税收占GDP的比重

企业的多元所有制和主体自由化

2.1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城镇非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

非国有经济类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所占比重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总额比重

2.2所有制的多元化

外商直接投资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中外资、自筹和其它资金所占比重

外方注册资金占外商投资企业总注册资金的比重

市场的完备体系和交易公平化

3.1国际贸易自由度

平均关税税率

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税额占进出口额的比重

3.2金融改革深化程度

三资乡镇个体私营企业短期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

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3.3货币政策效果

最近五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

3.4定价自由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场定价的比重

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市场定价的比重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定价的比重

 

这些指标的基本含义是:

(1)政府的合理规模和行为规范化

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反映一定时期内政府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政府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政府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反映政府人员规模的大小。一定数量的政府工作人员是必要的,但超过了合理界限的政府规模就会导致对正常市场活动的不良影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采用了财政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作为一个负向指标(它的剩余项代表由市场分配经济资源的比重)来近似地反映资源分配方面的市场化进展程度。预算外收入占GDP的比重:以预算外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政府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规范性。农业各项税收占GDP的比重:农业各税包括农业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农业特产税和契税等。农业各项赋税的降低表明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实际效果。减轻农民负担反映了市场化进程“质”的变化,是政府对社会产品分配的调整。工业企业税收占GDP的比重:工业企业税负是指企业承担国家税收的数额与程度,我们用这项指标来指代企业的平均税负。

(2)企业的多元所有制和主体自由化

城镇非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城镇非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反映了城镇就业人口中非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相对规模。非国有经济类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所占比重:非国有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近似代替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反映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小。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总额比重:用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占全部进出口总额比重经济论文,反映了进出口总额中非国有经济的贡献。但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外商投资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从进出口额度中剔除进口数额,用其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效果更好。外商直接投资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选择外商直接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GDP)之比来反映资本来源的多样化和市场准入的程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如上市融资)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获取资金的方式,用以上三种方式获取的投资资金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可以很好地反映资本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外方注册资金占外商投资企业总注册资金的比重:反映外资投入的大小对投资资本金形成的影响程度,是反映资本来源多元化的一个补充指标。

(3)市场的完备体系和交易公平化

平均关税税率:关税税率反映了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税额占进出口额的比重:是指关税收入与进出口总值之比,反映在国际贸易当中税收对自由贸易的影响程度。三资乡镇个体私营企业短期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是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短期贷款中,三资企业贷款、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所占的份额,反映金融机构的贷款中有多大比例投向了非国有企业。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M2/GDP是常用的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通常来说,该比值越大,说明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最近五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这里的通货膨胀率是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率,最近五年通货膨胀率是将最近五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率作简单的算术平均,反映了近期物价的变动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场定价的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场定价的比重反映在社会商品零售环节的市场化程度。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市场定价比重:指在各单位或部门收购的农副产品总额中按市场调节价和政府指导价收购的农副产品金额的比重。它反映在农副产品收购环节市场化的程度。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定价比重:指在所有销售部门生产资料的销售收入中按市场调节价和政府指导价销售的生产资料金额的比重。它反映在生产资料出厂环节市场化的程度。。

2.测度指标的评分办法

本文对市场化指数的测度采用5分制的算术平均数测度办法,即各项指标的权重相同。按照市场化程度由高到低将等级分为1分、2分、3分、4分及5分五个等级,1分说明该项指标或因素反映的市场化程度最高,我们将1分所在的区间称之为评分的上限区间;而5分则说明该项指标或因素所反映的市场化程度是最低,我们将5分所在的区间称之为评分的下限区间。

测度区间的临界值的确定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第一,根据基础理论来确定。比如通货膨胀率按照普遍认可的理论在3%以内属于正常区间,故将“最近五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这项指标的上限就设为3%。又如“平均关税税率水平”,根据国际贸易的有关理论和实践,认为在4%以下是贸易自由度的上线,则将4%以下设为1分。确定临界值后,再按照等比递增的规律划分其他区间。

第二,根据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分布特征来确定。比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场定价的比重”,依据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值和我国价格改革的实际成效,判断实际值在95%以上是最自由的,故将95%设为1分的上限;又如“政府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这项指标,实际测度的数据分布在3%—10%之间,我们就按照等分的办法划分为5个区间。

在确定了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后,大部分指标采取等距的办法,中间三个区间是根据等距的形式来划分,确定区间的界限。仅有个别指标根据数据的分布特征采取了不等距的分类法。

3.1978~2008中国市场化指数的测度结果

上述市场化测度指标的评分遵循“三级指标——二级指标——一级指标——总指数”的整合过程,每一次综合都是采取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办法,保留2-3位小数。首先是对20项三级指标进行评分,然后对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根据上表的计算结果,最后再由三个一级指标合成总指数。在由5分制的总指数转化为百分数表示的总指数过程中,我们使用插值法进行换算,换算公式为:y=125-25x,其中y指百分制的总指数,x指5分制下的总指数。经过换算,详细结果见表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因素分析_方差分解
下一篇论文:中国开展碳汇项目浅析_气候变暖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