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作用在于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类、抽象概括,寻找其所能应用的实际、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触类旁通,真正实现开卷有益。因此,学生政工干部学习要有问题意识,要深入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思考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深入思考新时代的大学生呈现出的新思想新特点,养成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逐步改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心理素质,进而学会系统思考,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坚持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学生政工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眼睛向下的态度和作风,真心实意地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把工作调研制度化。要带着问题下班级、宿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学生工作的第一手资料,虚心听取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针对一些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确定调研主题,学用结合,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切实克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仅仅将学习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等形式主义现象。
3、坚持学习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通过发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专项基金,支持学生政工干部结合工作申报课题,总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和规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促进学生政工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4、坚持学习与创新工作结合起来。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成效归根到底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工作创新上。如果满足于单纯的学习,夸夸其谈,不注重研究和解决实际情况,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学生政工干部要把学习的着眼点聚焦到研究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并用学到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具体办法,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变革思想产生新的行为,从而实现由“学了什么”向“学会什么”的转变。
(三)建立健全学习保障机制,为建设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创造良好条件
建设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重长远规划,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学习型政工队伍建设的扎实有效开展。
1、完善学习制度体系。认真总结学生政工干部学习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学习教育的时间、内容、目标、责任以及相关的考勤、交流、通报等要求,推进学生政工干部学习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主题教育制度,形成运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组织学生政工干部学习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转化制度,通过集体交流、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促进学习教育成果及时运用于学校决策中。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真正使学习从“搞活动”到“抓常态”,形成长效的学习机制。
2、优化选拔培养机制。通过合理规划,从抓基本素质入手,严格学生政工干部选聘工作,加强职业倾向遴选,在选聘中重点择取心理学、人力资源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背景人才。制定学生政工干部职业资格准入标准,规范干部选拔、招聘程序,确保选聘的学生政工干部政治素质强、学历结构合理、学科背景丰富、专业知识宽广、学生工作经历多样、心理状态优秀,从源头上确保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质量,从而保障队伍健康持续发展。引导、鼓励所有学生政工干部积极参加各类相关的资质考核,获取各种资格证书,坚持持证上岗,提高工作水平。
3、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因此,要采取具体措施,把学生政工干部学习情况的考核与干部的奖惩、评优、晋升和使用挂起钩来,使学习有强大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我们要根据建设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目标,把调研报告、论文、学习心得的撰写和转化应用等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要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把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从而激励和带动广大学生政工干部进一步重视学习、崇尚学习。
4、健全个人发展机制。鼓励和支持学生政工干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完善学生政工干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晋级办法,为学生政工干部继续发展深造搭建平台。根据学生政工干部的生涯发展和实际需求,鼓励和支持具备较强学术功底和科研能力的学生政工干部从事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选派或推荐有志于从事党政管理工作的学生政工干部到校内外担任党政管理干部。同时,引导优秀学生政工干部向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成为专家型政工干部。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周娟娟.高校辅导员队伍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10).
[3]陈清华.构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策略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4]陈佳薇.试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的学习型组织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