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中日社会保障模式比较与启示-论文网

时间:2014-12-06  作者:王三意,贺立平
三、日本社会保障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和中国由于受社会结构、历史背景及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社会保障模式也各具特色。通过对两国社会保障模式的对比分析,笔者归纳出以下几点启示:

1、强化家庭养老的社会服务职能,学习借鉴日本的“老年人家访看护”制度的经验。日本文化注重家庭的传统影响,在解决养老问题上实行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并举的方针。家庭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加上我国有着“尊老爱幼”优良传统,因此我国可尝试建立“老年人家访看护”服务队,包括有偿的医疗服务队和无偿的志愿服务队,而更多的是无偿服务队。服务内容应以疾病的治疗和生活帮助为主,保健指导为辅,服务对象以高龄老年人、残疾老人和孤寡老人为主。同时要加快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立,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扩大农村敬老院的服务范围。

2、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本正是通过建立多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福利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广,国民享受社会福利的普遍性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需要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其社会化程度,进而改变目前限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职工的不合理结构、不平衡局面和不公正的因素,可适应国情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3、扩大社保覆盖面需要有社会平等的价值观。日本的福利都市建设旨在为全体市民尤其是残疾人、老年人创造丰富、愉悦、优美的生活环境,包括立足于残疾人、老年人生活自立的居住环境,立足于生活圈扩大的交通环境,立足于社会自立、生活丰富的都市环境。比如,名古屋市借联合国将1981年命名为“国际残疾人年”的契机,于1982年制定了十年规划,开展了各项福利政策启蒙教育运动,努力谋求残疾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机会平等,普及残疾人与正常人共同生活的“正常化”的社会自立理念。这种平等的价值观,就目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来看,在相当长时期内恐怕难以实现。除残疾人、老年人问题外,在中国还有大量的人口没有被社会保障覆盖,这些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4、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建设。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非常注重法制化建设,这对于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由于社会保障法制不健全且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层次低,现行的社会保障法规中普遍存在缺乏法律责任的现象,无法确保社会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实践中则主要依靠行政条文和政策规定办事,工作难度较大。因此,要把社会保障立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放在突出的位置,抓紧制定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同时做好社会保障的宣传工作,增强公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

5、提高社会福利保障的服务效率。日本近年来通过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引进“福利经纪人”制度,以期提高社会福利的服务效率。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也亟需提高服务效率。鼓励国民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通过社会各个阶层的相互协助,增强国民对社会福利保障事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同时,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鼓励民间团体参与竞争。在建立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中,要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和社会志愿者的支持作用。如鼓励创建各种民间团体,设立基金会,以及发展为弱势群提供支持、保护和服务的慈善机构。民间团体的参与,有利于促进提供服务的各种团体之间的相互竞争,提高服务效率。还要真正把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可行办法和有效措施,从而提高社会福利保障的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 郑秉文、方定友、史寒冰:《当代东亚国家、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
2 杨河清等译:《现代日本的社会保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3 陈建安:《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 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8月。
5 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
6 杨黔云:《论影响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因素——对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考察》,载《学术探索》, 2005年4月。
7 杨文杰、韦玮:《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与政策》,载《日本问题研究》2002年2月。
8 刘桂清:《日本的福利和社会保障》,载《企业管理》 1996年5月。
9 李迎生:《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合理选择》,《发展论坛》2003年第9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因地制宜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思考-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浅议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服务—北京大兴区亦庄镇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调查-论文网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最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