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三场”情境创设的教学初探

时间:2016-02-14  作者:姜美燕

【内容提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文主要从创设交互式情境、体悟式情境、“三和”式情境,以期使课堂形成“三场”即“信息场、农场、情场”。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和归纳。
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如何形成一堂有生命力的课堂,有这样一种阐释:课堂应是生命个体丰富见识、形成个性、健全人格、生发创新意念、提高实践能力的“生命场”。以下结合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创设交互式情境,让课堂成为“信息场”

“信息场”即课堂教学是以多种信息交互作用存在的,既有师生的交互,又有生生的交互。既有文本输出的静态信息,又有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动态信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外界的信息发生互动的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信息的传递。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师生双方共同成为信息的输出者和接受者;可以进行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这时信息的输出和接受是多向的;教师还可以以学生身份与学生共同探究,全体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实现了教学信息的多向交流。

比如,认识“0”时,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学生直观体会“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又如,在一年级学生学过“1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创设下面开放的信息情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出示数字卡片:

3 5 1 0 6 2 4

问:你看到上面的数学卡片,想到了什么,试着说几个。开始时教室里非常安静,学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又觉得有很多说的,形成欲说则不能的心理。片刻之后,这个问题就像烧热的油锅里倒进半杯凉水似的炸了开来,同学们议论纷纷,说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如“上面一共有七个数”、“0是其中最小的一个数”、“6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数”、“0两边各有三个数”、“从右往左数的第五个数是1、“从左往右数的四个数是3、5、1、0”、“从小到大排列是0、1、2、3、4、5、6”、“从大到小排列是6、5、4、3、2、1、0”等等。

这样的开放性的交互情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不同的学生从中又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在师生间的、学生间的交流中他们可以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学习借鉴,并接受外来信息完成认知的自我完善,同时,向他人表述自己的观点或发布自己已知的信息,又有助于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创设体悟式情境,让课堂成为“农场”

“农场”即课堂教学不是直接给学生农作物,也不是仅仅给学生提供农具,而是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干“农活”,让他们经历“耕地、播种、施肥、收割”等过程,自主探究,体验心智劳动的个中滋味。

《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教学大纲对知识要求达到“了解、理解、应用”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里,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不仅懂得是什么,而且知道是怎么来的,从而发展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和学生(分好组)在课前各自准备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塑料球各10个,两层口袋(内层为透明塑料袋,外层为布袋)一只,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在口袋里分别放入一种颜色、两种颜色、三种颜色的球,然后一一摸出,并记录,最后说说:什么情况下摸出的球,肯定是什么颜色,可能是什么颜色,不可能是什么颜色,什么颜色的可能性最大,什么颜色的可能性最小。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不仅玩得开心投入,而且学得轻松愉快。在亲历操作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数学,发现了规律,懂得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谓有趣、益智,又有所得。

三、创设“三和”式情境,让课堂成为“情场”

“情场”即课堂教学情意盎然,交织着爱心与友情,洋溢着平等与和谐,在趣味横生的课堂中,学生有参与的激情,有表现的欲望,有体验的需要,有对话的意愿,有探究的冲动,有创造的灵感。

所谓“三和”即和谐、和睦、和悦。课堂教学中师生平等相处,坦诚相待;生与生要和睦,师与生更要和睦;以和为贵,以悦取胜。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创新的“心理安全”,在课堂上给学生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允许。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教师要将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在探讨问题时,要允许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必要时还应允许学生离开座位。

如教学《10的组成与分解》时,有这么一个片断:李阿姨要将10颗巧克力分给两位小朋友(小红和小芳),她可能会怎么分?为什么?

生:小红5颗,小芳5颗,因为这样分比较公平。

师:有道理吗?

生:有。

生:小红4颗,小芳6颗,因为小红年龄大,小芳年龄小,应给小芳多一些。

师:你真能关心人。

生:小红7颗,小芳3颗,因为小芳不喜欢吃巧克力糖。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

生:小红10颗,小芳0颗。

师:这也是一种分法,不过,李阿姨是把这10颗巧克力分给两位小朋友,所以,这种分法不写进去,可以吗?

生:可以。

于是,得到以下9种分法:

小红

1

2

3

4

5

6

7

8

9

小芳

9

8

7

6

5

4

3

2

1

在教学中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一样,作为一个学习者参与讨论、交流、评价,创设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有“安全感”,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很高,他们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思维的火花不时闪现。

每堂课都应具备“三场”目标,丢失了任一目标,都难以构成有效学习;“三场”目标是交融互进的,但不是均等存在的。这就需要教者更多考虑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学生对知识的经验建构程度,学生情感的饱满程度,学生精神世界的通达程度,寻找“三场”目标的最佳结合点,巧妙创设情境,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信息场”、“农场”、“情场”有机交融的“生命场”,即“三场课堂”。


【参考资料】:
1、陈爱苾:《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陈清容,吕世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版)
4、周从玲:《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小永在线网。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三步棋
下一篇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语言的培养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小学数学论文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小学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