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教学论文

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_引课-论文网

时间:2014-12-14  作者:吴文军

论文摘要: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在新课改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就教学引课、课堂提问、小组合作、课堂评价等方面谈了一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粗浅看法。
论文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引课,小组合作,课堂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呢?我们的课究竟该怎么上?如何评价一节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不同时期的“好课”是不一样的,“好课”往往具有时代的特征。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课的标准”由于评课者关注点的不同,会有所侧重,没有十全十美的标准,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评价“标准”不可能面面俱到,真正的好课应将着眼点放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实现“为学而教”;它是有效有序的,是有组织的认识活动;好课没有固定模式,方法应灵活多样,体现开放性。因而笔者想就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方面来说说,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

笔者有幸作为一名评委参加我区科学教师的优质课比赛,目睹了多位教师的精彩上课。12位教师分成2组,6位教师执教七年级下第四章第一节课《地球的自转》,另6位教师执教八年级下第四章第一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的第一课时。从知识结构来讲,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都已涉及到这些内容,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学生已经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也知道磁铁会吸铁等常识,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某一项知识之前,他的头脑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通过小学知识的积累、日常生活的各种经历,已经形成了对事物的形形色色的看法,养成了一套独有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这种看法与思维方式与正确的概念及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差异,教学上称这种方式为“相异构想”。所以,它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是正确的,也可以是不全面的,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有效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冲突,对“相异构想”进行修正或拓展或完善。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呢?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然而,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实施有效教学,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凸显课堂教学效益?

一、有效的教学引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起点

在新课改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探究式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比,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引课”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段精心设计、吊人胃口的、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引课,相当于一台戏的序幕或一部小说的引子,必然会拨动学生的心弦,调节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完美学生的人格。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具有探究价值的“引课”,有助于学生迅速完成课堂角色的转换,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一种欲和不能、欲罢不甘的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引课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有位教师在上《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时,拿出了一只可爱的小海豚玩具,悬挂在铁架台上,手上拿着一根铁棒,笑着说“我有一只可爱的海豚,它是我的好朋友,它很听我的话”,然后演示让它跟着铁棒转,“我的小海豚为什么这么听话呢?”学生一开始就被这神奇铁棒所吸引,注意力已深深被这小海豚所集中,教师的适时的提问,通过这种设疑留下悬念,就能激发学生探究解疑的心态,深深引起学生的思考。

当然,引课不当,容易给学生误导,一时进不了新课。某位教师在上《地球的自转》时,先是播放一段水从水池中流入下水管形成漩涡的视频,从中引出一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于是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就来了,结果都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不得以教师又播放了一遍并作提醒,当学生好不容易答出水流成漩涡形时,教师又问“漩涡是顺时针的还是逆时针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学生一片茫然。分析这位教师的想法,本想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结果不是教师所预设的那样,原因就是教师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右旋转方向为主的旋转水的流动,学生平时不太注意,就是注意也不知道与地球自转有关,所以这样的引课,效果就不佳,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因而,要达到有效的引课,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地分析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有创造性的引课。通过巧设悬念引入新课、承上启下引入新课、趣味实验引入新课、动人故事引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新课以及多媒体引入新课等方式方法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悬念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手段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它能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想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句段训练的做法_体会-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乡镇中心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以蓝山县土市乡中心小学为例-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小学教学论文
最新小学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小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