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浅析英语存在句中体现的象似性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1、存在句中的顺序象似性。如:(9)In the drawer is a pen.(10)There is a pen in the drawer. 例( 9)表示的意思为: “抽屉里有支笔”,是“某地存在某物”的一种表达法。人们在感知抽屉里有笔这一事件时,概念在大脑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与代表它们的语言符号在句子中的前后顺序一致, 先感知的先说, 后感知的后说, 也就是说思维顺序对应于语言符号的顺序,语言成份在线性句子结构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与人们感知笔存在于抽屉里的经验次序是一致的, 因此, 它符合了顺序象似原则的次则时间顺序。再看例(10),与第一种结构不同的是,there代替具体的地点状语用来引出句子,置于句首,尽管there 并无实际意义,但存在句there却是该语法结构的主语,起了个标志词的作用, 是个众所周知的已知信息,它是传递信息的并且代表地点状语的一种简单说法, 也就是说, there 表示一个抽象的方位或一种心理空间。既然它是表示某方位或某心理空间, 则以there 引导的存在句从语序上说也是遵循时间顺序象似原则的;即某地/某方位/某空间存在某物。由此看来, 存在句的两种结构,不管是无标记的“There +VP+NP+(PP)”结构还是有标记的“pp+VP+NP”(倒装形式)结构, 都是符合顺序象似原则的, 语言符号的顺序代表了人们的思维顺序。

2、存在句中的距离象似性。如:(11)There stands a child on the playground. 存在句结构There+VP+NP+Adverbial 中, NP 为客观事物或存在体, VP 为存在方式, 而Adv作地点状语表示存在地点。从NP、VP 与A 三者间的关系来看, NP 与VP 关系更为密切, 因为存在方式是存在体的客观属性, 不容易更改, 而存在地点可以随着存在体的特征变化或环境变化而很容易地就发生改变, 比如,例(11)这种句式也可以换成另外几种说法:Therestands a child in front of the car; There stands a child beside a fierce dog .因此NP 与VP 之间的关系比NP 与Adv 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得多。在逻辑思维顺序上, NP 与VP之间共现频率就大, 所以在句法结构中, 两者的距离也最近, 这就体现了距离象似性。即概念意义上距离相近的, 在语言结构上距离也相近。

3、存在句中的数量象似性。存在句中的数量象似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1) 地点状语是否详细; ( 2) 动词与名词词组长度的差别。

例( 12) Thereis a shooting star..

例( 13) Therehave occurred many great changes in my hometown since 1978.

两个例句的区别是: 例( 12) 中无地点状语, 而例( 13) 中地点状语和时间状语作了详细交代。因为当说话者说(12) 时, 他觉得听者凭着自身知识和常识可以容易地猜出这个地点状语, 人们都知道流星是从天划过。这时说话者采用了最少的语言形式,即省略了地点状语以追求省力原则。当说话者说( 13) 时, 他觉得听者很难预测出这句话的地点状语, 不知道是哪发生了变化,因此他提供了足够详细的信息以帮助听者对这一难以猜测的地点状语作出较准确的判断。由此看来, 两个例句中的地点状语一个省略,一个详细加以说明其实就体现了数量象似原则: 即越难以预料的信息所用的语言形式越复杂, 容易预见的信息使用的语言形式简单, 甚至不给出地点状语。

在there+VP+NP+地点状语这一存在结构中, NP 为存在体。VP 为存在方式。最广义的存在句表示的存在方式也就三种, 即存在/出现/消失。而表存在的动词屈指可数: be、stand、exist、lie、remain、stand、seem 等, 表出现和消失的动词也为数不多: 如: appear、occur、happen、disappear 等。可见VP 的选择性小,变化度小, 因此可预见性强。而NP 则不是如此,它可以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任何一个客观事物,如例( 9) 中的pen, 也可指时间轴上任何一件事, 如例(13) 中的change, 还可指心理或生理方面、逻辑领域任何抽象概念或思想。这就是为什么存在句中的NP 长度总要大于VP。由此得知, NP 与VP 的长度差异也体现了数量象似性的第二条次则,即不可预见的语言形式大大超过可预见的语言形式, NP 与VP 长度的不同还体现了数量象似原则的另一条准则: 即说话者想要着重表达的信息或想要表达重要的信息, 往往使用的语言符号就多。

五、结论

存在句中的顺序象似性体现了人们认识和观察客观事物的先后过程,数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则体现了人们认识事物时所遵循的认知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综上所述, 英语存在句的生成理据应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它是人们认识“存在”这一客观现象时的思维顺序在语言上的映现; 它是人们在感知“存在”这一过程是的视觉感知经验次序在语言上的体现;它是人们在认识客观外界事物时尽量追求认知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所致,这就是认知语言学对英语存在句成因的认知解释。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析英文商标的命名特点与翻译方法
下一篇论文:浅析英语广告的修辞方法及其功能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