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从认知的角度看仿拟的生成过程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是一种认知活动,它同认知一样,是对客观世界的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又是以认知为前提的。随着认知语言学的深入发展,修辞的认知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已成为西方修辞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仿拟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其自身也当然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及结果,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仿拟行为的生成过程,可以使人们进一步看清我们是怎样使用、生成以及理解仿拟修辞格的,从而加深对它的科学认识。
关键词:仿拟,认知
 

引言: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是一种认知活动,它同认知一样,是对客观世界的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又是以认知为前提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人们对世界的感知、经验、观察事物的方式如何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在同样符合语言规范的条件下如何选择不同的词与句子来表达非客观的意义。随着认知语言学的深入发展,修辞的认知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已成为西方修辞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仿拟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其自身也当然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及结果,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仿拟行为的生成过程,可以使人们进一步看清我们是怎样使用、生成以及理解仿拟修辞格的,从而加深对它的科学认识。

一 仿拟的基本概念及生成过程。 仿拟作为一种修辞现象早在两千多年的先秦两汉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徐国珍 2001:3) 但是作为一种修辞格, 还是陈望道先生首次在其《修辞学发凡》中提出的。 在这本书中他将仿拟定义为:为了讽刺嘲弄而故意仿拟特种既成的形式的,名叫仿拟格。(《修辞学发凡》第203 页,大江书铺1932年) 随后谭正璧在其《修辞新例》;郑远汉在《词格辨异》;王希杰在《汉语修辞学》;黄民裕在《辞格汇编》;武占坤在《常用词格通论》中也相继给仿拟下了不同的定义。直到2001年,徐国珍在其《仿拟研究》一书中归纳了以往的认识,为仿拟格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仿拟”是一种“仿”照某现成的语言形式“拟”创出一个临时性的新说法的修辞方法。此后徐国珍给出了一系列仿拟的例子来证明上述定义符合这一辞格的特殊言语行为的实际情况,准确地揭示出了“仿拟”的基本特点。

如:正是:“丹红与雀绿齐飞,食品与毒素一色。”令人谈虎色变、忧心忡忡、防不胜防、扼腕长叹!(谭汝为《苏丹红”制辣椒酱,“孔雀绿”养多宝鱼》)就是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的仿拟。

从仿拟的定义可以看出,仿拟生成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仿”此“拟”彼。它借助于不同范畴之间事物的类比关系将某个范畴内的言语形式向另一个不同的范畴延伸,从而创造出新的言语形式,同时这种思维模式还能借助于源范畴之间的本体内部的系统结构,帮助理解目标范畴中的其他语言现象。所以仿拟“就像隐喻一样,它不仅是人们表达思想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而且还是人们思维和认知的工具,即在仿拟的这种修辞格的深层,体现了人类“仿此而拟彼”的一种思维结构,而这种结构正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徐国珍 2003:111)徐国珍还将仿拟生成的心理过程归纳为:

二 仿拟行为生成的认知过程 认知(cognition) 一词源于拉丁语cognitio(the action or faculty of knowing or learning), 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的领域之一,指人获得知识或学习的过程。(赵艳芳 2001:1)由于对认知的性质认识不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认知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在认知语言学中,认知的定义属于广义的,即包括人的感知、知识表征、概念形成、范畴化、思维在内的大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进行处理从而能动地认知世界的过程,是通过心智活动将对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将其概念化和结构化的过程。认知语言学,顾名思义主要研究认识与语言的关系,它认为语言是认知对世界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 同时语言又反过来影响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过程,即人们通过相关的知识来推导进一步的新信息,从而理解话语,认识世界的”(赵艳芳 2001:175)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的,而人类的语言形式是有限的;人的大脑容量也是有限的,但人类的创造力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无限的事物,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但以人类无限的创造力来突破有限的脑容量的制约,这也正是人类了不起的地方。人类创造力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它能借助已知的事物和已有的语言形式来认知和命名新的事物。仿拟中仿体的生成, 就是这种创造力的表现之一。仿体的生成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建立在特定的语言基础之上的,这种特定的语言基础,就是指人的已有的经验,也就是仿拟的原型--本体。如:人们可以由“股市”仿拟出“车市、楼市、球市、彩市、邮市”系列;还可以由“托儿”仿拟出“饭托儿、婚托儿、医托儿、药托儿、房托儿”系列;由“×族”仿拟出“追星族、追机族、持卡族、打工族、工薪族”系列;由“炒×”仿拟出“炒股、炒汇、炒家、炒手、炒作”系列;由“××秀”仿拟出“表演秀、模仿秀、脱口秀、手术秀、真人秀”系列;(谭汝为,)

动词性的仿拟造词系列也是丰富多彩,反映了人们认知的不同领域,这类多为缩略语,如由“打假”(打击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打拐”(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打非”(打击非法出版活动)、“打黑”(打击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打恐”(打击恐怖活动)。本文下面将分别从认知语言学的几个不同的方面来分析仿拟产生过程。

基本范畴与原型理论:认知和命名一个新事物是确定其范畴的认知过程。对世界的经验使人们从两个基本层面上认识世界:一是基本范畴,也就是说,人是从具有完形特性的中间层面开始,向更高或更低的层面认识世界的。另一个基本层面是从具体事物的原型向外扩展到范畴边缘成员一直到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的。仿拟的生成, 也是一种对客观存在的感知行为。和其他言语行为一样,它也是建立在基本范畴的基础之上的。当行为者打算对一个感知对象实施仿拟行为时,他首先借助先在的经验知识,判断出该对象所属的基本范畴。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接受理论看涉外导游的翻译
下一篇论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网络语言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