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冰心散文的心灵纯化功能

时间:2016-03-27  作者:兰晓

摘要:文坛老人冰心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文学生涯里,几乎手不停挥,笔不辍耕,创造了宁静、恬淡、真诚、纯净的艺术意境和大量优美而感人的散文,给我们的散文带来了新的气息,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色彩。她的散文构筑了真、爱、美三位一体的空间世界,使我们在这样的空间世界里得到了真、美、爱的陶冶,心灵得到了纯化,从而有助于我们把握人生和生命的真谛,同时也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她那博大的胸怀,明朗的心境和在散文中表现的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情感体验。
论文关键词:冰心,真,美,爱,心灵,纯化

情感之真与童心之真

真情实感的抒发是冰心散文的首要特点。冰心以细腻温柔的笔触,写出了内心的欢乐、忧愁和悲哀,抒发出一腔真挚温柔的诗情。在她早期的散文中抒发最多的是对慈母的真挚的爱。她总是用细腻的笔调,带有温热情感色调的文字,来弹拨心灵的琴弦,奏出了一曲曲母爱的颂歌。当她远渡重洋,慈母游子天各一方时,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也就油然而生。她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中忆起曾央求母亲谈自己幼时的情景,“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脸上总是堆着笑,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襟来印我的眼角,静静地伏在她的膝上。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有母爱,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亲切感人的话语,交融着慈母对幼女的疼爱,那温泉般的柔情更在熨贴着游子的心,对母亲真挚的恋情,不仅表现为离别之后的眷恋,更表现在母亲临终时的沉重悲痛。从《南归》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赤子之心的悸动。在病榻前她强作欢颜,一方面要冷静地安排母亲的后事,同时还要佯装承欢地安慰着母亲,只能在夜里暗自垂泪,这是何等的酷刑般的折磨啊!在无限的悲痛之中,蕴含着无限的热爱之情。这悲哀,这巨痛也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谁无父母,谁非人子?读至此,又有谁能忍住内心的悲痛而不洒下伤心的泪水呢?真实的情感,真挚的母爱,在冰心的笔下被抒发得淋漓尽致,是作者心灵深处的笑语和泪珠,从而和读者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共鸣。

在冰心眼里,孩童是集善良、纯洁、可爱于一身的安琪儿。她的散文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童真。“病中不必装大人,自然不妨重做小孩子!”(《山中杂记》)。冰心怀有一颗童心,把儿童作为纯真的象征。她认为:“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可爱的》)她的作品体现出一种“离去情欲的爱,一种母性的怜悯,一种儿童的纯洁”。[2]在《寄小读者》里,她把天真的小朋友作为可以自由谈心的对象,要他们和自己一道“畅胆的谈谈笑笑”,不必怕大人笑话。她对小朋友说:“我写儿童通讯的时节,我似乎看得见那天真纯洁的对象。我行云流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说我心中所要说的话。”她认为这样能够使自己“劳顿的心灵”得到“自由的寄托”。在《往事.十四》里,她借小朋友杰的话,把海想象成一位女神,“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在海波之上……”这种奇特美丽的想象,充满童心,儿童读者自然会感到亲切,受到感染。童心是沟通作者和儿童读者间的桥梁,也是开启儿童思想和心灵世界的钥匙。她象一位知心的大姐姐在与儿童促膝交谈。《通讯.十五》中,她满含柔情地描述了几位同院病友的痛苦心情,期盼得到百里之外的小朋友的同情;尤其是她那女性特有的温婉细腻的笔法,舒缓的情调,真诚的交流态度,离开祖国后的学院与医院生活的寂寞与惆怅很容易打动小读者的心灵。她将自己的整个内心世界坦露在儿童读者的面前,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倾注在儿童的身上,让自己的心灵与儿童读者的心灵碰撞出爱的火花,而这也“正是童心乘时再现的时候”。

由此,冰心散文所表现的情感完全是一种真情的自然流露,它绝不是一种伪装,她是在用自己的心与读者交流。正如冰心说:“我平日总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独特的语言。”她强调:“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或者连‘我’都没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3]是的,一颗真挚的情感之心与真纯的儿童之心,是冰心发自心灵深处的肺腑之言,也是她呼唤人类友爱的唯一源泉,是她心灵深处的泪语与笑珠。

自然之美与语言之美

冰心自幼生活在海边,大海的波涛汹涌、辽远壮阔给她的性格以深远的影响,养成了她爱海、爱自然、爱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性情。冰心在《文学家的造就》中写到:“文学家要常和自然界接近。自然的美,是普遍的,是永久的,在文学的材料上,要占极重要的位置的。文学家要迎合它,联络它,利用它,请它临格在自己的思想里,溶化在自己的文字里。若只花花绿绿的堆字叠句,便变成呆板笨滞,无神采,无生气的文字。”[

冰心一生非常喜爱自然风光,凡是她所到之处,那里的山山水水便在笔下生辉:明媚的慰冰湖,雄伟的白岭,俊秀的绮色佳,广州的花市,阿尔卑斯山的新月,威尼斯水城的景观,尼罗河岸边的农舍,古罗马的遗迹……她描绘景物色彩淡雅,婀娜多姿,秀美靓丽,犹如空谷之兰,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她在散文中满含着真情,挥洒自如,但又不是一览无余的倾诉,而是言情委婉,耐人寻味。在《寄小读者.通讯七》中,她对大海的描摹,落笔细腻,把宁静的海面映衬得绚丽迷人。作者写到:“我自小住在海滨,却没有见过海平如镜,这次出了吴淞口,一天的航程,一望无尽的是粼粼的微波。凉风习习,舟如在冰上行。过了高丽界,海水竟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自天边直接到栏旁人立处。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这样一幅迷人的自然风光,使人亲临其境,亲自领略到了大自然那流动的美。类似这样的描写在冰心的散文中还有很多,在《寄小读者.通讯二十九》中,作者描绘祖国北方蔚蓝的天:“清晨起来,揭帘外望,这一片海波似的青空,有一两堆洁白的云,疏疏的来往着,柳叶儿在晓风中摇曳,整个的送给你一丝丝凉意。”这段景物描写简直就是一幅水墨画,使读者似乎也感受到了那丝丝的凉意,心灵上受到的美的洗礼,给人以崇高的美的享受,闪烁着美的光华,与心灵深处那种说不出的情愫相契合。冰心试图通过对大自然的内模仿而达到净化心灵、向内观照、凝心忘我的恬淡心境,也使她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幽雅的自制,一种文体的洁癖,一种美感心绪的自由,一种形式的优美清灵”。[5]

冰心的散文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尤其是她的语言清新优雅,明丽隽秀,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其超群卓尔的语言而蜚声文坛。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像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6 “清丽”、“典雅”确为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有精湛的古典文学修养,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迂回吸收融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又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给人以如诗如画的美感,以致后来把清晰、流畅,而又有文言文的洗练、华美的语言,统称为“冰心体”语言。例如《寄小读者.通讯四》里这样描写江南水乡:

“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清波,树枝低亚。当儿村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

这一段文字,宛如一幅飞红点翠的图画。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不舍的离歌:华散对中华文化的眷恋
下一篇论文:奥尔科特研究在中国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