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我本山水乡,看山常不足”——梅尧臣咏宣城诗研究

时间:2016-01-08  作者:顾雪
松干高百尺,蟠如虬龙,排列有序让人顿生怀古幽情,他们在寺中休息一会,又沿着寺外的石泉,寻源而上,“缘源至岩口,岩底鱼可钩”。上有奇花异木,果实枝头,青猿腾跃,诗人深感见闻浅薄而“草木不尽识”了。在那“溅溅涧水浅,苒苒菖蒲稠”的涧边,又吸引住了诗人,他是采药的行家,了解灵药的妙处,于是又顺手采起草药来:“灵根采节,试共灵僧求,逡巡能致之,衰疾无甚忧。”诗人一边采药,一边陷入深思:“昔闻有释子,渡江用杯浮,栖心向兹地,埋骨在林陬。”传说僧人杯渡佛法无边,能以杯渡江,故名杯渡,他的神骨不就长埋在这郁郁葱葱的林中吗!幸好天气转晴,诗人的兴致更浓,一心要“穷巅幽”方止。一直到天黑,才心满意足离开,在归途中还经历了一场惊险呢,“夜还南陵郭,几落猛虎喉”!梅尧臣和隐静寺主持达观禅师,还有着多年交谊。他在《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寺中说:“初逢南阳陌,再见南徐州。所历几何时,倏去二十秋。”诗人这次回到宣城,是为了守父丧。欧阳修在为梅让写墓志铭时说:君享年九十有一,康强无恙。以皇祐元年(1049)正月朔(初一)卒于家。”这时的梅尧臣已经48岁了,因为“三岁守庐次”(《赤山岭过渡》),故得以饱览故乡家乡与邻县山水。从此,他就成了隐静山的常客,写下了多首赞美这里自然风光的诗篇。从这类诗歌里,我们了解到隐静山具有“三多”的特色:一是古松多:寺前“长松如腾虬、”“苍髯叶修修”。据《太平府治》记载:寺西有新罗五叶古松,枝高叶茂,亦为杯渡手植。二是枇杷多:五月枇杷,枝头累累,一片金黄,圆润可爱。三是猕猴多:“山有枇杷树,树多猕猴群。高僧心不着,一似五峰云。随飚来溪口,石上起氤氲。果熟猕猴去,自向瀑涧分”(《寄隐静山怀贤长老》)。每当枇杷成熟的季节,他们就成群结队来求食。而那“一似五峰云”的高僧,从不加以制止,任其所求:“未曾嫌此物,任挂古松柯”(《达观禅师昙颖住隐静兰若》)。从此,猕猴逐年增多,为古刹增加了动人的色彩。

 

宣城茶叶闻名于世,其中隐静山碧霄峰的春茶,也是茶中名品。春深季节开始采摘。春茶生长在高山云雾之间,故味浓色翠,沁人心脾。山中果木繁多,夏有枇杷,秋有栗实。因此,梅尧臣在《送怀贤上人归隐静兼寄达观禅师》诗中说:“适从山中来,复向山中去。为报山中人,莫厌山中住。近城尘土多,乱尔烟霞趣。”正道出了诗人鄙弃污浊世俗向往隐静山水的心情。

此外,梅尧臣热爱故乡山水,曾多次宦游,芜湖、当涂采石矶、淮水两岸都留下了诗人的足迹。在他的纪行写景诗中都得到了生动的反映。

皇祐五年秋天,尧臣的嫡母束氏在汴京去世,他再次回到宣城守制,服丧期间,与他来往较为频繁的是吴幵(字正仲,宣城一幕僚官)吴也经常接济贫穷的梅尧臣,这从梅诗中可见《正仲见赠依韵和答》:“平生好书诗,一意在抱椠。既无鈌云剑,身世遭黮黭。耻游公相门,甘自守恬淡。妻孥每寒饥,内愧剧剜憯。时赖二三友,乞米慰穷惨。虽然情怀恶,亦未废诵览。如负会稽辱,欲雪效尝胆。作文持与人,百不得一颔。圣犹嗜好殊,独取菖蒲歜。我愚希六义,将使鬼神感。譬彼捕长黥,区区只持窨。青天挂虹霓,踊跂不可擥。太华五千仞,妄学巨灵撼。幸且同蛙黾,近乐在井坎。苍发况种种,存非卫髦髧。吴侯琅玕姿,而来视乱菼。凤皇五色毛,曷羡未翅蝻。染夏有正采,安用此浅黪。乃知叔度陂,万顷见澄澹。孟轲患为师,薄劣亦何敢”。在这首诗中他再次提出了他的主张“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又有“太华五千仞,妄学巨灵撼”有了这样的气魄,他才能担起宋诗“开山祖师”的重任。

梅还在双羊山建立了会庆堂,他写下了《双羊山会庆堂记》及诗一首:“风雪双羊路,梅花溪上村。鸟呼知木暖,云湿觉山昏。妇子来陂下,囊壶置树根。予非陶靖节,老去爱田园”。(《早春田行》)他对双羊山是不断怀念的,因此,会庆堂的建立多少是他的一个安慰。这年秋天,梅尧臣与故乡永别了。

观梅尧臣平生的诗歌,不只是在宣爱宣,即使是在游宦四方的日子里,他仍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土。“昔爱伊与洛,,今逢苕与雨言”(《依韵和乌程李著四首》);“何时居岩下,都把尘世抛”(《文曜师之南徐》)。故乡的山水让他怀念不已,“时时望乡树,已恨白云遥(《离芜湖只观头桥》),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涯甚至使他产生了一种审美替代“新安故与吾乡邻,山水清绝殊可拟”(《程山人归歙州》),因不能接近故乡,故故乡之邻亦可用来聊慰其思乡之情,拳拳赤子之心不禁令人为之动容!每逢有友人调任宣城,他都会以东道之心,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而他与故乡人物的交往,也可以看作是家乡的另一份维系。与他交往密切的宣城人物可分为僧侣和官员。前者如文鉴大师、达观禅师、怀智长老、来上人、叔昭上人等,后者则有吴幵、马遵、杜君懿等。这类酬唱诗歌在梅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反过来,宣城的古朴山水对梅尧臣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纵然,故乡的一切,对于一辈子生于斯、长于斯,没有离开那儿一步的人来说,是无所谓的,然而对于那些少时在彼,稍长便离开它去闯荡天涯的人来说,家乡的景物风情,是他们永远得以滋养的母体。。同时,随着他们在外阅历的加深、对身处异地的对比日趋强烈,他就越可能创作出相关的诗文来。因为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思念和异地他乡的诸多不适,是艺术创作的催化剂,更是皇皇诗文滋长的肥田沃土。在这点上,梅尧臣就是个最好的明证。


参考文献:
①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四十三
② 朱东润.《梅尧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③ 以下诗歌作品皆见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寄现代于传统,溶民族于交响”-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总谱研究
下一篇论文:《红楼梦》的悲剧与王国维的解脱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