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我本山水乡,看山常不足”——梅尧臣咏宣城诗研究

时间:2016-01-08  作者:顾雪

摘要:作为宋诗的“开山祖师”的梅尧臣,关于他的平淡诗风,历来学者关注较多,本文试将他的咏宣城诗歌作为一个切入点,以期能够展现宣城山水与梅诗古淡之间的联系。
论文关键词:梅尧臣,宣城,诗歌

梅尧臣的一生可以用一个“穷”字来概括。他少年离家,科举屡试不第,最终因叔父梅询荫做了个河南主簿,历任建德县令,知建德、襄城县,监湖州税,签书忠武、镇安判官,监永丰仓。后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又称“梅都官”。《宋史.梅尧臣传》说他“家贫,喜饮酒,贤士大夫多从之游”。仕途的坎坷是尧臣一生的遗憾,从某种程度上说,恰恰是宋诗之大幸。正如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所说“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①我们知道在古代士子的家国观念十分强烈,他们都期盼在报效好国家之后,再衣锦还乡地回报自己的故土桑梓,然而现实的很难遂愿,则让他们时时揣着不能为父母尽孝道的自责、遗憾,以及未能回报桑梓养育之情的歉疚。因为起初离开故乡时所许下宏愿的似水飘零,未来人生的黯淡,无不使这些天涯闯荡者们在触景伤情的日子里,借对故园的思念来安慰自己,细细舔舐内心深处的情感创伤。而在这点上,梅尧臣也不例外。

在现存二千八百多首梅诗中,写于宣城的有三百三十多首,“梅尧臣12岁(或者13岁)离家”②,自那以后,他便很难回到那块令他魂萦梦绕的故土,虽然在每次换任之前他都会回家做短暂停留,但都是来去匆匆,皇祐元年(1049)和皇祐五年(1053)定父母忧,居留宣城时间相对较长,自此之后,公元1060年 六月,诗人的灵柩回到宣城,虽与欧阳修有买田颖州之约,诗人还是长眠在了故土,漂泊一生的赤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嘉佑6年,葬于宣城柏山。纵观诗人一生,仕途的坎坷、党争的险恶等种种人生险恶之后,他更加思念家乡的风土人情,少年时在宣城度过的美好时光,一直让他铭心刻骨。正如他在《检覆叶县鲁山田李晋卿饯于首山寺留别》③中所说“我本山水乡,看山常不足”,宣城的昭亭山、文脊山、隐静山、响山、宛溪、句溪屡屡出现在他的诗中。

宣城山水奇绝,吸引历代诗人。敬亭山,又名昭亭山。有“江南诗山”之美誉,自谢朓以来,唐人有大量诗篇写于此地。据《宣城县志》说:“高数百丈……东临宛、句,南俯城湮,万壑千岩,近郊胜境。”山腰又古刹广教寺,寺僧文鉴禅师与梅尧臣为诗文之交,他们或开轩闲话,煮茗听泉,观赏寺间“古壁画”;或攀临险绝,纵目远眺,深情遥对“谢公楼”。昭亭虽非“峻峰”,但却“雄雄如蹲虎”颇又气势。而山间又能“出云雨”,瞬息变化,景色迷人,不愧为“近郊胜景”。

还有城下滔滔北去的宛水,更是诗人经常游息之处。他在《宣城杂诗二十首》中说:“宛水过城下,滔滔北去斜。远船来橘蔗,深步上鱼虾。鹅美冒椒叶,蜜香闻稻花。岁时风俗美,笑杀异乡槎”。诗人于明净的秋日,徘徊岸畔,观赏着喧闹的渡头景象,并且陶醉在这“鹅肥”、“蜜香”和一片稻花的丰收图景之中。

宣城物产丰富,梅尧臣经常在诗中夸耀故乡的土特产:“五月枇杷黄似橘”(《依韵和行之枇杷》)、“五月黄梅肥,终朝密雨微”(《宣州杂诗》)和“缀缀红梅肥似蜡,濛濛飞雨洒如脂”(《送红梅行之有诗,依其韵和》),赞美枇杷、梅子的光润可爱。白果,因树叶形似鸭脚,一称鸭脚。他在《鸭脚子》中说:“江南有嘉树,修耸入天插。叶如栏边迹,子剥杏中甲。持之寄汉宫,白果不相压。非甘复非酸,淡苦众所狎。”在《代书寄鸭脚子于都下亲友》中,还得意地宣称:“后园有嘉果,远赠当鲤鱼。中虽闻尺素,加餐意何如!”当欧阳修接到这一珍品时,热情地作诗相谢:“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问予得之谁,诗老远且贫,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和圣俞银杏见寄代书之什》)宣城不仅盛产名果,而且沙河又马蹄鳖,山中有牛尾狸。他说:“吾乡虽处远,嘉味颇相宜。沙水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寄言京国下,能有几人知”(《宣州杂诗》)。马蹄鳖生长于沙水中,其肉清嫩;牛尾狸得之于雪天,犹如“熊肪羊酪”(苏辙《牛尾狸》),肥美可口。诗人以此为荣,向“都下亲友”发出了会心的笑语。

诗人还攻读药书,并经常出入山中采集药草,为当地人民治病。他将农家生活一一摄入诗中:“寺近闻鱼鼓,穿林听竹鸡。田家春正急。炊饭待锄犁。”田家一年忙到头,仍不免忍受饥寒;而那些“曾无田可耕”的贫户,到了秋冬,只能以“野粮收橡子”充饥。因此,当诗人采药归来,还深为惋惜地说:“但恨无余资,企及疗我邻!”

宣城北有敬亭,南有文脊,为一郡名山。梅尧臣在诗中赞美文脊山说:“楚客好山水,五月上高峰。峰顶望文脊,草树皆有容。身既近猿鸟,心欲追乔松。石壁出云背,苔磴千万重”(《次韵和吴季野游山寺登望文脊山》)。于是由“望”而往,漫游文脊山区,写下了《和张主簿宁国山门六题》。即《山门》、《紫云岩》、《朝阳洞》、《涟漪洞》、《碧云洞》六诗。山门,在今宁国县城北三十华里处,与宣城县境相邻,这里有一郡岩洞,藏于深山密林难以攀岩处,呈现出别有洞天的幽境。其中的山门,又名灵岩,在群洞中居首。它处于“巍然独起”的青山脚下,宽、高数丈,形若天门,所谓“青山中穴为大门,下通轨辙高莫论.飞云出纳不计限,双峙平削无刀痕”。洞中四壁斩绝,平滑无痕,飞云弥漫,若轻纱漂拂。出洞口,则见良田村落,天外峰峦,似入桃源胜境。紫云岩,位于山中高处,在日光照射下,云烟变幻,状如兰花,轻如纹绮,故名“紫云”。夕阳岩,斜倚西山,前无遮阻,夕阳直射洞壁,若万道金缕,光彩耀目。朝阳洞,虽然洞门朝阳,但“洞深不放阳乌入”。由于洞深径曲,光线昏暗,又有“石壁乳流”,苍苔润湿,散发着寒气。他与友人这次来游,就是“撇衣秉火扪石入”的,可见洞的幽深奇险。碧云洞,位于山壁间,巨石中裂,气象雄伟:“谁将万古倚云剑,刺破苍石天窗开。下贮泓渊不可极,有时月漏清光来。”洞内一潭泓渊,深不可测。当明月中天,月色透过“天窗”与碧水相映时,更显得银波粼粼,沁人心脾。涟漪洞的景象尤为神妙:“流泉决决出洞底,自有细浪非风吹。山花逐水到山下,漏泄人间春未知。”据宋人姚辟说洞内可见“萍藻鱼游”,还有“山樱”“岩竹”由于岩洞深邃,冬温夏凉,故洞府春早。当山外春寒料峭,洞内已经群芳吐秀,片片落英,以致“山花逐水到山下,漏泄人间春未知”。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故乡风物的热爱之情。

“心在明山久,积岁未及游,将过值风雨,路不通马牛。”这是梅尧臣《游隐静山》,从中可见他对游隐静山的迫切心情。隐静山,一名五峰山,在今繁昌县东南。山有碧霄、桂月、鸣磐、紫气、行道五峰。隐静寺处于五峰之会,山峦拱合,林木幽奇,古涧委折,水啸如雷,为风景绝佳处。相传寺为南朝刘宋时高僧杯渡所建,被誉为“江东第二禅林”。这座名山宝刹,曾博得历代名人的赞赏。李白在《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中说:“我闻隐静寺,山水有奇踪。岩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山岩橘柚成林,寺前苍松参天。此情此景,更为这“山水奇踪”增加了古老而幽奇的气息。隐静寺前有重岭,后有群峰,那气魄雄伟的石楼朱殿就隐藏在五峰环抱的群峰之中。寺外的十里松径,传说为当年的杯渡所植,已经有六百年之久了。这时,出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一片苍翠的松林。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寄现代于传统,溶民族于交响”-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总谱研究
下一篇论文:《红楼梦》的悲剧与王国维的解脱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