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创作是以电视剧《乔家大院》为脚本,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的创业经历为背景。笔者以总谱研究的手法(主要分析作品的曲式与配器)来分析作品的序曲、立志、爱情、商路、炼狱、远情六个乐章,阐释赵季平先生“寄现代于传统,溶民族于交响”的曲式与配器风格。
论文关键词:赵季平,《乔家大院》,总谱研究,曲式,配器
1、传统的序与纲
第一乐章《序曲》Adagio q=58,4/4拍。“集锦式”的开始曲,叠加了后面各个乐章的主题。既是整部交响组曲的序,又是整部组曲的纲。序曲的结构为带引子和尾声的二段体。
引子(1-13)由大提琴与低音提琴缓慢地拉开,A段弦乐组压抑浑厚的和声层上空灵清亮的女声飘出,主题a首次呈示,4小节后一个(长笛+单簧管)与四部合唱在弦乐层上的2小节连接,之后又是女声主题材料的变奏乐句a',之后在(单簧管+大管)与四部合唱在弦乐层上的2小节连接中加进了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的由弱到强的滚奏,推向了第一次乐队全奏的高潮,b乐句是个(2+2+3)的乐句群。随着第一次高潮之后,音乐进入了第二乐段B,这个乐段是主题歌引子材料,为起承转合式乐段。8小节的起句c在弦乐组呈示,10小节的承句c'在弦乐组承担的和声层与低音上由晋剧主奏乐器二股弦主奏旋律,电视剧《乔家大院》起伏跌宕的感人情节油然而生。(4+4)的转句d加进了长笛、单簧管、圆号、竖琴,前4小节旋律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的八度承担,和声分两层,中提琴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的动态层和长笛、单簧管、圆号、竖琴的静态层,低声部由大提琴的拉奏与低音提琴的拨奏(pizz)构成,后四小节旋律由双簧管与第一小提琴同度承担,似乎空灵清亮的女声又一次出现,材料为主题乐句的化合,和声层简化,只有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承担,力度由p到mp,在57小节乐队全部进入,推向(4+4)的合句c',也是序曲的第二个高潮,材料是起句c的变奏,旋律由长笛+双簧管+小提琴与单簧管+第二小提琴+中提琴的双八度混合音色组成,和声由铜管组的全音符衬托,低声部由大管+大提琴+低音提琴组成,也是全音符的进行,其间加进了衬词“啊”的四部和声,辉煌,大气。65小节力度变为p,引出了5小节的尾声,尾声的旋律由圆号承担,材料是主题动机的简化,旋律的力度在衬托层p→pp上有着f→mp→pp的细微的变化,层次分明,是作曲家细腻情感的表现和娴熟技巧的外化。
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图形示意:
作品名称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一乐章《序曲》
曲式名称
并列单二部曲式
陈述段落
引 子(1-13)
A(14-31)
B(32-65)
尾 声(66-70)
材料
a
a'
b
c
c'
d
c'
A的简化
旋律层
Vc+Cb
女独
女独
Fl、Ob、Cl、Vl.I、Vl.II、合唱
Vl.I
二股弦
Vl.I、Vl.II
Ob.I、Vl.I
Fl、Ob、Cl、Vl.I、Vl.II、Vle
Cor
和声层
Fag、Cor、Trb、Vle、Vc
Vl.II、Vle、Vc、Cb
Vl.I、Vl.II、Vle
Fl、Cl、Cor、Arp、Vle
Vl.II、Vle、Vc、
Cor、Trb、合唱
Fl、Ob、Cl、Vl.I、Vl.II、Vle、Vc
低音层
弦乐组
弦乐组Timp、G.C、Tamb
Trbn、Tub、Cb、Timp、G.C、Tamb、Piat
Vc、Cb
Vc、Cb
Fag、Trbn、Tub、Vc、Cb、Timp、G.C、Tamb、Piat
力度
P
mp-mf-f-p
mf-f-mf-f-p
f-mp-pp
调性
D徵 A商 D徵 bB徵
2、激扬与坚定的立志
第二乐章《立志》Allegretto q.=80 6/8拍,清新激扬的乐章,与深邃的基调风格迥异,为复三部曲式或可看作回旋曲式。
呈示部是再现的三段体,A段是平行乐段,首先由弦乐轻快地齐奏出主导动机a乐句(4+4),继而是(4+6)的平行乐句a',仍然由弦乐齐奏。对比乐段B由四个乐句组成,乐句b(4+4)的材料来源于A段的动机,只是在配器上有了对比,旋律由长笛与竹笛承担,双簧管与单簧管承担静态的和声层,和声节奏缓慢(两小节一换),竖琴随着和声节奏用琶音点缀。此乐句里加入了小堂鼓 和小镲 的固定节奏型,此技法似乎与拉威尔的管弦乐曲《波莱罗》中的固定节奏型技法同出一辙。第二乐句b'(4+4)是第一乐句的变形重复,旋律由双簧管承担,此乐句加进了小提琴与中提琴的拨奏,和声层由圆号承担,固定节奏型不变。第三乐句是乐队的全奏,旋律由长笛+第一小提琴与双簧管+竹笛+第二小提琴与单簧管+中提琴双八度混合音色承担,和声层由小号、长号与圆号层递加入,低声部由大管+大号+大提琴+低音提琴承担。第四乐句c是本段的高潮,乐队全奏,旋律转由铜管组主奏,且有节奏上的变化,木管组在强拍上构成和声分部强调,弦乐组承担和声分部的全音符震奏,力度从f进行到ff,将音乐推向了高潮,乐队在5拍的短暂休止后进入了再现段。完全再现后一个插部似的乐句a'(4+4)做为连接,材料来自主题动机,由圆号+小号承担旋律,中提琴与大提琴交替走着音阶式的十六分音符依附层。接着进入了展开部(两乐句的平行乐段)。材料仍然来源于主题动机,第一乐句d(8)的旋律由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在两个八度内进行,另外还有在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交替进行的音阶式的十六分音符依附层。第二乐句d'(4+5)是乐队的全奏,旋律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加进了铜管组,音阶式的十六分音符依附层扩展到中提琴,低声部大管,大号,大提琴,低音提琴点缀。之后是一个插部似的乐句a‴(4+6)做为再现前的连接,材料仍然来自主题动机,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双簧管、单簧管层递加入承担旋律,在一个自由延长休止之后,一拍音阶式的上行走句将时空推向了再现部。再现部是缩减再现,只再现了平行乐段A的材料,但是乐句在再现部里是乐队全奏,a(4+4)乐句旋律层是长笛+第一小提琴与双簧管+单簧管+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双八度进行,和声层是大管+圆号+小号+大提琴,低声部是大号+长号+低音提琴,还有小堂鼓的固定节奏型。第二乐句的声部进行仍然是这样,只是力度有了很大变化,f→ff→sf,第二乐章在激动,热情洋溢的全奏中强结束。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