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求索与重构——解读拜厄特《占有》中的侦探性_推理

时间:2013-04-19  作者:重庆

论文导读::求索与重构——解读拜厄特《占有》中的侦探性。
论文关键词:侦探性,视角,悬念,推理,身份
 

1990年英国布克奖获得者安·苏·拜厄特是当代一位有着深远影响的重要女作家,其小说《占有》一经问世便吸引了多方的关注,文学评论界为之动容。该小说远销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英语国家,并被译为多国文字,深受读者的喜爱,被称为“魔书”。《占有》主要讲述了分属维多利亚时期和当代的两对恋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文学博士罗兰·米切尔是研究维多利亚时代诗人伦道夫·亨利·艾什的专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两份艾什写给一位陌生女士的信件草稿,经过考证后,罗兰确定收信人是女诗人克里斯特贝尔·拉莫特,自此他便与研究克里斯特贝尔·拉莫特的专家莫德·贝莉携手展开了对这一爱情故事的“侦查”活动。在“侦查”过程中,两位学者紧随先人的脚步,最终坠入了爱河。整个“侦查”过程错综复杂,大西洋两岸的数名学者卷入其中,在学术界上演了一场名与利的纠葛与争夺。拜厄特在《论历史》中写道:“《占有》与叙述历史的众多文体形式玩了场严肃的游戏——侦探小说,传记,中世纪诗歌罗曼司,现代爱情小说等。”1《占有》中的情节设置颇有侦探小说这一通俗文学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通过其切换自如的叙事视角,扣人心弦的悬念铺设,严谨缜密的推理过程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局设置得以体现出来。在这一侦探式求索过程中,两位当代学者完成了自我身份的审视与重构,勇敢地抛开束缚,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

一、切换自如的叙事视角与叙事聚焦

“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总要从一定的‘视角’范围内描述出来。要挑选一个观察点,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无论所涉及到的是‘真实’的历史事实,还是虚构的事件。”2视角又可称为聚焦,分为内聚焦和外聚焦。“外部聚焦近似于叙述,其聚焦者通常便是叙述者。内部聚焦的含义是聚焦者存在于故事内部,聚焦者通常是故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人物。”3侦探小说多通过多层的叙述来达到神秘和跌宕起伏的效果。“侦探小说会在不同的叙事层面上及嵌入的文本中表现自身的叙事性。我们可以把这些层面视为三个同心圆,处于最外圈的是叙事行为(由一个华生式的人物或无名的叙事者主持),其次是所发生的事件,尤其是侦破过程。处于最里层的是嵌入的叙事引出的事件,其中最有意义的是与犯罪有关的。”4以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为例。处于同心圆最外围的叙事行为通常以华生的限知视角来完成。侦破过程也是以华生的视角来讲述。华生记录福尔摩斯的言行举止,包括表情神态等,从而向读者展示这位大侦探的思考和推理的心路历程。而位于同心圆最里层的则通常是福尔摩斯与罪犯的直接对话,在这里我们听到了福尔摩斯自己的声音,这位我们通过他人眼中观察了许久的核心人物终于通过自己之口向读者介绍他的整个侦查推理过程,并交代调查结果。在他的面前,罪犯往往感到无可保留,只有如实交代犯罪过程,从而验证福尔摩斯的推理。读者紧随故事叙述者的脚步,仿佛身临其境推理,与华生共同经历了激动人心而又扣人心弦的破案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典型的侦探小说其叙事视角看似随意,实则饱含着作者的良苦用心。

无独有偶,拜厄特在《占有》中对叙事视角进行了巧妙的切换:主要使用第三人称内聚集来达到使叙事真实而又陌生化的效果,穿插使用第一人称叙事来实现不同叙述声音的自由切换,为侦探和读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托多罗夫首次将侦探小说分为两部分,即犯罪的故事和侦探的故事。5犯罪的故事在读者拿到文本之时已经结束,紧随其后的侦探的故事其部分目的便在于重现犯罪的故事。与此对应,《占有》对“犯罪”的故事和“侦探”的故事也采用了不同的叙事视角。通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在叙述侦探的故事时,拜厄特主要选用了第三人称内聚集的叙事技巧。故事开篇不久,罗兰在查阅艾什对一本书所做的笔记时,意外地发现了艾什写给一位匿名女士的信件手稿,此时,罗兰的震撼与惊喜之情读者都是通过群临城下的叙述者得知,包括后来的整个侦查过程中侦探们的困惑与顿悟都是通过第三人称内聚集叙事手段完成。作者并没有采用第三人称外部聚焦的叙事策略,这是有充足的理由的。倘若故事以第三人称外部聚焦来讲述,那么叙述者便可完全凌驾于小说人物之上,成为不折不扣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若是这样,读者自然可以知道这封信件究竟是写给哪位女士,是否寄出,两人后来有无进行密切交往等等。然而采用内聚集的手法便可保证读者和小说人物获得等量的信息和材料,可以与侦探进行一番较量,从而获得侦破案件的同等权利。这也符合侦探小说成气候以后范·戴恩所罗列的众多守则中的一条,即“必须让读者拥有和侦探平等的机会解谜,所有线索都必须交代清楚”。6可以说拜厄特是将叙述者移至小说中的侦探——罗兰和莫德的视角,从而掩盖了全知全能的叙述者的聚焦空间。故事虽然是从第三人称视角来讲述的,但是思考和推理的过程却都是在罗兰和莫德的视野范围内进行,这种对第三人称内聚集处理实则起到了限知视角的作用。毋庸置疑,作者的这一精心安排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尤其是悬念的设置以及侦查活动的展开搭起了一个便利而又名正言顺的平台。

随着侦探活动的展开,原本无人知晓的秘密——“犯罪”的故事渐渐浮出水面。与侦探小说中的犯罪活动不同的是,两位侦探着手调查的“案件”实为维多利亚时期两位诗人不为人知的秘密情事。第一条线索便是布兰奇·格拉弗的日记。日记是第一人称写成。接着两位诗人来往信件被侦探发现了。侦探罗兰和莫德阅读信件的过程便是揭露部分真相的过程。两人的信件均以第一人称写作,既情真意切又真实可信。接着文中又插入了艾什的妻子艾伦的日记。日记中记载了一位陌生女士硬闯进了她的家中,告诉了她一些秘密。日记也是以第一人称写就。由于两位当事人均为去世多年的诗人,因此他们不可能站出来交待事实真相。记录他们部分言行的见证人也已故去甚久,更不能起身指证他们的“罪行”,因此,笔者认为,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书信体及日记的写作手法体事实上是让当事人及证人发出声音的最佳方式。书信和日记在小说中随处可见,这些材料事实上起到了证据的作用。这就如同侦探小说中侦探在侦查的不同阶段需要对不同的证人或当事人进行的盘问和调查一般小论文。在此读者看到的和侦探看到的完全一样,没有经过任何加工与重造,也不掺杂任何旁人的感情色彩,从而保证了读者参与推理破案的权利。此外,小说中艾什和拉莫特的诗歌、改写的童话随处可见。诗歌与童话虽然没有全部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但是他们与两位诗人的信件一起成为了见证他们情感旅程的鲜活的证据,与其他证据一起构成了侦探和读者侦查的必要线索。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之所以针对侦探的故事和犯罪的故事采取了不同叙事视角是有她深层考虑的。拜厄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她不露痕迹地转换叙事视角,让角色成为叙述者的代言人,提供有限却也有效的信息,又找到了一种恰当的方式让本已消声的当事人用合情合理的方式重新发声,从而使故事情节得以有条不紊的展开来。

二、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

《占有》自问世以来拥有如此众多的读者,这与其恰如其分而又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占有》不是靠出人意料的情节取胜,也不是靠故弄玄虚制造神秘情景来吸引读者,而是靠其侦探小说式多层次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来抓住读者的眼球。“读者或紧张或恐怖或焦急或期待,与书中的侦探共同经受智慧、毅力、勇气的磨砺,从而获得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的精神满足。”7

“在涉及到次序的段落中,我们注意到,悬念可由后来才发生的某事的预告,或对所需的有关信息的暂时沉默而产生。在这两种情况下,呈现给读者的图像都被操纵。图像由聚焦者给予。”8当一件事件的起因或结局读者不知,书中人物亦不知时,我们便可视其为悬念。由于延长了解决问题的时间,悬念会给读者和人物造成心理上等待的焦虑,从而诱使读者紧跟叙述者的步伐,意欲拨开重重浓雾,一睹真相。悬念是侦探小说的生命源泉。如柯南·道尔在《带斑点的带子案》中设置了一系列让人叹为观止的悬念。违反常理而设置的排气孔、形同虚设的绳索、夜晚传来的口哨声等等吊足了读者的口味。读者在阅读时不能不为柯南·道尔天才般的悬念设置艺术和福尔摩斯精湛的逻辑推理所折服。和侦探小说极为相似的是,《占有》中大大小小的悬念设置构成了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核心动力。例如《占有》开篇不久便出现了第一处悬念,即罗兰意外地发现了艾什写给一位匿名女士的信件手稿。这一悬念引出了整部小说的主要线索——探明艾什和拉莫特的真正关系,标志着案件的出现。布兰奇·格拉弗——拉莫特的同居密友在其日记中记录了拉莫特曾与一位男士进行了频繁地通信,甚至两人还在她们的居所附近会面。布兰奇·格拉弗将这名男士称为“好色之徒”,却并没有点名道姓。那么这个人是不是罗兰和读者猜测的诗人艾什呢?读者和侦探一样不得而知,却又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男士的确切身份。罗兰和莫德来到了拉莫特生前居住过的一座古宅希尔考特,在拉莫特的布娃娃里找到了艾什和拉莫特的通信。然而古宅现在的主人乔治爵士脾气暴躁,不喜欢旁人打扰他和妻子的宁静生活。他只允许两位学者阅读第一封和最后一封信。最后一封信中拉莫特向艾什索要她曾写给艾什的所有信件,艾什也返还了,至此两人的关系结束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两人为何要结束往来?两人后来是否见过面?然而一切都戛然而止。读者和侦探强烈的好奇心被迫悬在半空。后来乔治爵士邀请两位侦探阅读信件。艾什和拉莫特的关系确实由最初的相互赏识发展成为了爱情。可是,如前所述,两人最后终止了恋人关系。艾什在给拉莫特的倒数第二封信中说道:“我不知是去还是留。如果你所说的那个小小的机会能够成为可能,我便为你留下。可是这怎么可能呢?你怎样才能就你的这一行为给别人满意的解释呢?你叫我如何不心存希望……明天中午我在教堂。”9艾什所说的“机会”究竟指什么?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机会”让艾什心存希望,但是却会让拉莫特陷入困难的境地。拉莫特第二天中午去教堂了吗?这个“机会”成为可能了吗?这一悬念给读者和侦探留下了太多的疑问。布兰奇·格拉弗自杀时拉莫特不在家中。事实上1859年七月到1860年夏天这段时间内拉莫特不知去向。而艾什这段时间却是待在家中的。那么拉莫特在这期间因何原因没有呆在家中?她去了什么地方呢?后来读者和侦探得知在这段时间里拉莫特怀孕了,她去了法国的亲戚家待产。可是在临盆前不久她却消失了,直到生完孩子才又回到亲戚家中。这个孩子被送往何处了?是死是活?读者的心被再一次揪了起来。这个孩子的身世命运直到最后一刻才被揭露出来。她就是莫德的先人,名叫玛雅。玛雅被拉莫特的姐姐收养,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拉莫特也一直和她住在一起,只是她并不知道这位姨妈就是自己的生母。悬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并且随着故事的发展越来越紧张、密集,掀起了一个个高潮推理,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向远古臣服——《白鲸》中的反古倾向_原始力量
下一篇论文:字字含情句句景离情别恨满清秋—柳永《雨霖铃》赏读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