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北美华裔作家水仙花文化身份构建之路_埃迪斯·伊顿

时间:2012-12-20  作者:张利萍,河南

论文导读::北美早期华裔作家水仙花在文学创作中成长的一生,也是她孜孜以求不断探询自我文化身份的漫长之路。水仙花文化身份构建之路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两次重大飞跃。文学创作伊始,她是以英国人“埃迪斯·伊顿”的身份出现,并且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倾向于以“白人眼光”观察东方;随着与华人接触的增多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水仙花进入了其文化身份构建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即以“水仙花”出现的“中国人”身份,这一时期水仙花的作品致力于对华人及唐人街形象的重塑,也标志着她由东方世界的“局外人”转变为了“局内人”;在经历了多年的两个世界之间的游离之后,水仙花悟出了她既不是“伊顿”,也不是“水仙花”,而是两大文化的混合物,她自称为“欧亚人”,她成功地走出了东西方文化身份归属的危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豪情誓作东西方世界间的“桥梁”。
论文关键词:埃迪斯·伊顿,水仙花,欧亚人,文化身份
 

伊迪丝?伊顿(Edith Maude Eaton,1865-1914),笔名“水仙花”(Sui Sin Far),是美国第一位具有中国血统并致力于描写美国华人社区和华裔经历的作家。她于1888年至1913年之间创作了大量短篇小说,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后来收入了她的作品集《春香夫人》(Mrs. Spring Fragrance, 1912)。由于伊顿倍受歧视的华裔身份、孱弱的身体和窘迫的经济状况,她发表作品并不容易,这些作品在当时也没有引起重视。从1914年她去世之后,到1975年《哎咿!美国亚裔作家作品集》确定她在美国亚裔文学史上的先驱地位之前,六十一年间伊顿的名字几乎无人提及。但是70年代以后,由于她打破了华人群体在长期种族压迫下形成的沉默,首次以内部知情人的身份描写了身为美国华裔的复杂性,她的创作被称为美国文学在世纪之交的一个亮点。

在她的一篇自传文《一个欧亚裔人的回忆拾零》中水仙花记述了这样一件童年时代的往事:四岁的小水仙花一次无意间听见两个佣人私下笑话她的母亲是个“中国人”。虽然当时对“中国人”这个词毫无概念,但她还是气愤地跑回去告诉母亲,结果却遭到一记耳光。这件小事对水仙花的一生影响深远。“虽然那天以后已经过了很多年……但是即使我母亲已经忘却了,我却始终不能[1](125)”,因为“就是在这一天我第一次发现了自己与别的孩子的不同[2](125)”。这件偶然的小事触发了水仙花身份意识形成的开始。她的脑海里第一次裂变出了两大对立世界——代表着她母亲民族的东方和代表着父亲民族的西方。从此埃迪斯·伊顿,她不得不游离在“两个世界之间”,成为无所归属的“陌生人”。她的心被东西这两股相斥的力量同时拉扯着, 正如她所说,“当我身在东方的时候,我的心在西方;当我身在西方的时候,我的心在东方。”在两个世界之间的徘徊与游离之中,水仙花眼中的“两个世界”由对立逐渐走向融合。与此同时,水仙花的文化身份也实现了由“英国人”到“中国人”,最终到“没有国籍的欧亚人”的转变,成为联结东西方的“桥梁”。

一、作为“英国人”的文化身份

水仙花原名埃迪斯·莫德·伊顿,出生在英国, 生长在北美,一生从未去过东方,因而她的文化意识本该是西方化的。然而她体内涌动着的那一半中国血统却使她在文化意识形成之初就与东方结下了不解之缘免费论文网

水仙花1865年出生在英国曼克莱斯弗尔德的一个没落商人家庭。母亲荷花是个中国人,父亲爱德华·伊顿则是个地地道道的英国商人。由于当时通婚在两个文化中都是禁忌,因而他俩的结合显得十分不寻常。特殊的家庭背景令水仙花从小就或多或少地受着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影响。一半中国血统带来的“中国冲动”不断推动着她去了解东方、了解中国。早年的水仙花对于东方的印象还处于想象的阶段。当时在她的生活环境中中国人很少,整个蒙特利尔她能接触到的中国人主要是她母亲、兄弟姐妹及屈指可数的中国移民。因而直到她1897年离开蒙特利尔为止,她对中国的认识可能来自她母亲讲述的故事、自己读的介绍中国的书以及对蒙特利尔中国移民的访问。对中国及其文化有限的了解决定了这一时期水仙花对东方的认识不可能像她后来那样深入,而仍主要是从西方人的视角审视东方,在文化身份认同上她也还处于一个“英国人”的阶段。这一身份立场明显地表现在她早期的作品中。

水仙花最早创作的有关中国的文章可追溯到1890年发表在《蒙特利尔日报》上的三篇文章:《自由之土》、《秦松的一段经历》和《一个中国晚会》。此后,特别是在从她1896年访问纽约唐人街回来之后到她1898年正式迁往美国之前这段时间里,她陆续发表了多篇有关中国的小说和报刊杂文,其中包括《赌徒》、《苦云》、《伊索的故事》、《东方爱情故事一则》、《中国世仇》以及《为中国人请愿》等等。这些被著名水仙花研究学者阿奈特称为“水仙花第一批富有创造性的有关中国人的作品” [3](84)。与水仙花成熟时期作品相比,这些早期作品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署名大多仍使用她的真名“埃迪斯·伊顿”。这一时期,她继续对外保持着家人“英裔加拿大人”的形象,以不暴露他们的中国人身份。在这一身份认同下,水仙花不可避免地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去观察东方,因而作品中留有一些“白人眼光”的痕迹。

在水仙花所生活的时代,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方,自古以来就代表着罗曼司、异国情调、美丽的风景、难忘的回忆、非凡的经历。因而当时以华人为题材的文章大多体现出强烈的异国情调,以此吸引读者。在此影响下,水仙花早期作品中也多多少少表现出了这一倾向。在她早期的几篇小说中,虽都以中国或中国文化为背景,但相比她以后的作品而言,她并非旨在通过背景来表达某种文化涵义。这一时期她在创作中对以中国为创作背景的偏爱更多源于她对中国文化的新奇与向往,因而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将熟悉的西方浪漫情节嫁接在东方文化背景中的倾向。《东方爱情故事一则》和《中国世仇》就是其中典型的两篇。两个故事讲述的都是家族压力下的爱情悲剧,以误解与巧合推动故事发展,不论是从情节内容或是情节设计上都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几分相似。水仙花这种将东方文化背景引入西方爱情经典中的创作手法使故事笼上了一层神秘的东方色彩。

虽然水仙花在审视东方时或多或少地带有了“白人的眼光”,但是由于作为一个欧亚混血儿,水仙花同样遭受着种族歧视与欺凌,因而在她“英国人”的公开身份下还潜藏了一股为捍卫那一半中国血统而勇敢斗争的“中国冲动”。这一特殊情感使她必然不可能像信奉“东方主义”的作家那样将东方“妖魔化”,但也与当时一些对华人抱以同情态度的白人作家在表现东方的手法上以及对东方的关切程度上有所不同。

在她的作品中,不仅仅有对中国移民的同情埃迪斯·伊顿,更有着为他们鸣不平的非凡勇气。在《为中国人请愿》一文中,她强烈地批判了加拿大政府对华人的歧视性政策,指出华人的到来为北美铁路建设、农业、服务业等诸多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力图纠正一般人心目中华工“不道德”、“不自重”的刻板形象,认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正直、勤劳”,“强壮、健康”,“安分守己、自尊自强”。这是水仙花早期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它是目前发现的第一篇她用自己的名字公开为中国人说话的作品,也是她作为“埃迪斯·伊顿”所创作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其中所反映出的作者强烈的“中国冲动”预示着她文化身份建构之路中第二个重要阶段的即将到来。

二、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身份

水仙花文化身份的转变在作品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她不再以代表她“英国人”身份的“埃迪斯·伊顿”署名,而改用“水仙花”这个中国名字。文化身份的这一转变随之带来的是她观察东方视角的变化。她不再像早期作品一样突显东方的异域情调,而努力打破传统东方主义中东方“妖魔化”的原型,还原它真实与人性的一面。1898年,水仙花从蒙特利尔来到美国西海岸之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她频繁出入于唐人街,与华人的接触频率大大增加。在此期间她撰写了大量反映唐人街与在美华人生活的文章,如1903年她在《洛杉矶快报》上发表的《中国城的婚约》、《中国城的男孩女孩》、《中国城需要一所学校》以及《中国洗衣工的检衣法》等等免费论文网。在这些文章中,水仙花力图从华人社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向读者展现一个全面、真实、人性化的唐人街图景,从而打破白人作家创造出的唐人街刻板原型。

唐人街这一时期在以劳瑞斯和迪伯特等人为代表的白人作家笔下是个毫无生气的“单身社会”,并被赋予了“肮脏、怪异、阴暗”的属性,“里面充斥的是各种各样的罪犯,以及妓女、鸦片鬼,成了藏污纳垢、魑魅魍魉的渊薮,实乃人间地狱” [4](55)

美国这一时期报刊杂志中的唐人街几乎没有脱离这一原型。实际上,这些白人作家大多对中国文化根本一无所知,也不愿去了解,而只是“一味地抱着东方情调的情结,带着白人优越的滤色镜来看唐人街和华人社团” [5](55)。水仙花正是要试图帮助读者摘掉这个滤色镜,打破原型,重新竖立唐人街和华人社团的形象。

水仙花首先赋予唐人街以生机,将它描绘成和其它种族聚居区一样由男人与女人、大人和小孩组成的生气勃勃的社会。长期以来,由于受美国一系列排华政策法案的制约埃迪斯·伊顿,大部分华工的妻子儿女无法进入美国,从而造成了华人社会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据统计,1890年美国华人男女比例达到2678:9。这种畸形的“单身社会”体现在华人题材的作品中,就出现了华人都以成年男性的面貌出现,占人口少数的女性与儿童被消声甚至“隐形”了的不正常现象。水仙花向唐人街的这一“单身社会”形象发起了挑战,试图在作品中亮化这一失语群体。在《中国城的男孩女孩们》中,华人小孩在街上和其他孩子一样玩耍,他们有“摇铃、摇棒、玩具等各种各样的小玩意[6](45)”;在《中国城需要一所学校》中,随夫人是“洛杉矶最出名的中国女人”,她有十个年龄从四岁到二十岁的孩子;在《刘可初和他的妻子》中,刘可初的妻子是个有魅力的女人,她凭着勇敢乐观的精神一直和丈夫共患难,她还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相信有一天丈夫的努力能让中国重现光明。通过对唐人街被忽视一簇的关注,水仙花力图打破唐人街的畸型社会的原型,向读者展现一个人性、和谐的华人社会。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北宋至1949年桂越经济交往变迁研究
下一篇论文:北宋至1949年桂越经济交往变迁研究_中法战争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