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呼唤和谐:自然生态危机下的精神生态救赎—审视生态题材长篇小说《可可西里狼》

时间:2012-04-20  作者:彭静

论文导读::作者杜光辉面对着可可西里被掠夺和破坏的自然生态危机。反思:自然生态灾难的原因。救赎:和谐生态世界的呼唤。
论文关键词:[1]可可西里,生态危机,反思,救赎
 

《可可西里狼》是2010年出版的一部以生态保护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杜光辉面对着可可西里被掠夺和破坏的自然生态危机,把笔触深入到维护可可西里生态平衡的现实层面,并且意识到这种自然生态的失衡根源于人类精神生态的失衡。他的这部小说展示了美丽而危机四伏的可可西里,并促使着人们去思考如何拿出行动去保护自然,他毫不犹豫地以作家的身份肩负起关怀人类命运的责任。

一、灾难:自然生态的困境与动物之死

在生态文学中,自然的生命现象形态成为人的灵魂和精神必须直面的对象。自然在人类文化视野中获得了与人类共同发展的权利,它不是人类文化所赋予的,而是独有的客观存在的。自然生态具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不会因人类文化的消亡而消亡。可可西里在蒙古语里意为“美丽的少女”,在这块干净的土地上,万物纯净,生命和谐,自然呈现出伟大的力量。“远离了人烟,极目望去,没有一丝人为的痕迹,满目全是没有一点杂质的雪白。没有人迹的地方真干净,没有纸屑、没有垃圾、没有噪音、没有污染。”[1]这时候的可可西里是纯净美丽的,未受到人类物质与科技文明的惊扰。它带给人关于生命的宁静、肃穆、沉郁和感动。

长期以来,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文学艺术论文,动物作为地球上一个物种的命运、存活状态,以及生命的本体意义等,从未被作家认真思考过。“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物种灭绝的生态危机向人类袭来,动物的生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到了21世纪初,以注目生存环境、关爱动物为主题的真正生态意义上的动物小说大量出现。”[2]《可可西里狼》就是在对野生动物遭遇屠戮残杀的悲惨命运观照下,而对自然生态危机作出的真实揭露与强烈关怀。

《可可西里狼》把目光生态视域中来对动物的生存进行观照,“动物拥有与人类同等的权利,应当获得人类同样的尊重。”[3]各种各样野生动物的存在使得可可西里无人区成为人类可爱的地方,是诗一般的世界,是美妙动人的世界。在“我们”刚刚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并与动物亲善相处的日子里,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小黄羊“喀秋莎”和野牦牛“雪牛”和人类一样幸福地生活着,并在“我们”的尊重下和人们友好相处发表论文。这里的动物们在远离人群的有限领地内捕食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它们成为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命。

“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哺育了我们,而文明人类却以盲目而残忍的方式毁坏着大自然,从而使其受到生态毁灭的威胁。”(洛伦茨)[4]像仁丹才旺一样的藏族少数人民信仰佛教,并把他们心中的佛爷尊若神明,佛爷领地的任何生命更是不可侵犯与扼杀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一切生命繁衍生息着,在藏族人民佛教信仰的庇佑下延续着它们物种的多样性。但随着测绘兵的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不再是人类的禁区,它在人类的改造和利用下一步步走入死亡,这片万物和谐的大自然慢慢成为不能再生养任何生命的颓败之地,在信仰沦丧的人类文明下被摧残的血痕累累。仁丹才旺力图用宗教神圣的信仰来阻止野蛮屠杀,但连亲密的喀秋莎和雪牛也最终死在了屠杀者的生存欲望里。随着喀秋莎的被杀,屠杀的密网开始撒向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动物们,血腥的杀戮没有停息,并开始在悄无声息中愈演愈烈。

人类成为地球家园的统治者,社会文明的发展与富足遮蔽了自然生态遭受破坏的灾难,使具有生态意识的作家感到了深深的疼痛和忧虑。在《可可西里狼》里人们看到的是大量野生动物们惨死的凄凉情景,自然生态出现严重的危机,可可西里逐渐在人类文明的破坏中走向颓败,甚至不能再生养许多生命。可可西里和谐的生态世界在人类的残暴猎杀和开垦下一步步走入毁灭的境地。

可可西里带有神性的美丽与祥和终究没能逃离人类的文明,如同荒野一般的无人区也失去了它本来的和谐。动物们生存的权利被残忍的扼杀,它们存在的价值遭受到人类现实欲望的否定。可可西里这片自然生态的和谐画面只能在“我”的记忆中寻觅,动物们在生死边缘惊恐地挣扎着,它们用血淋淋的躯体诉求着生存的权利,可可西里的自然生态在灾难中发出呼告的声音。

二、反思:自然生态灾难的原因

(一)道德与信仰的缺失

“就现实的人的存在来说文学艺术论文,人既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又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同时更是一种精神性,人类丧失了对生存和未来的信心而陷入了享乐和奢靡的境地”。(鲁枢元)[5]《可可西里狼》中的王勇刚是作为一个粗野、暴躁的孤儿形象出现,虽然有过纯真的爱恋和对猛狼的勇敢击杀,以及对卖身小姑娘的怜悯,但却在现代都市的豪车美女的奢靡生活中失去了仅存的一点良知。他肆无忌惮地残杀动物和采挖金子,社会中的物质金钱的欲望横流很快让他道德沦丧,并出现精神上的焦虑,进而缺失最终的信仰并去盲目追求最大的利益,王勇刚一类的人便是在社会物质的诱惑中丧失了价值追求和人格。

人类不知道保护自然和生命的同时也放逐了自我,让自己的心灵不再得到呵护。杜光辉在对《可可西里狼》这部生态小说的创作中,把批判的目光指向人类同样被污染的精神生态,生态的麻木是道德和良心的麻木。可可西里的自然生态严重失衡,在这种失衡的背后看到的是当代人类在精神上所遭受的种种污染和破坏,他们焦渴浮躁的心灵,他们失去精神家园的孤独和虚空,以及种种的精神病症,和自然灾难一样,出现了精神生态的危机。

人的天性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逐渐失去天然特质,逐渐异化、物化,从而导致了人性危机,人类精神生态的危机造成了可可西里自然生态的危机。大都市的人们物欲横流,疯狂拜金,和哈老板一样,王勇刚的精神随之遭受了污染。物质和金钱过度地填充了人类的精神空间,人类精神的火炬在物质的滔滔洪水中黯淡下来,极度的消费主义刺激人们去屠戮动物和破坏自然。人性逐渐转化为狼性,欲望的追逐使人性中的恶压制了善,文明的发展使人们在物质中的心灵被冷漠和自私占据,动物灭绝的悲剧折射出一种道德和信仰缺失的悲剧。

(二)工具技术的疯狂滥用

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贪欲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人类对可可西里自然生态的大规模开发和掠夺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科技的进步还可以使人类深入到过去人力所不及的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资源开发,科技的推行成为破坏自然毁坏动物生命的直接手段和工具。

人们对可可西里大规模的掠夺和破坏成为了现实,自然生态开始走向恶化,河滩上堆满了藏羚羊的毛皮,植被在掘金者的工具下变得斑驳残缺,羊群们失去了大片得以觅食存活的草地,可可西里在人类对工具的疯狂利用下陷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中。可可西里这片纯净而充满活力的生态保护区在人类的掠夺中充满无奈,它被人类糟蹋得充满不堪的污秽。

人类疯狂地利用工具技术对破坏可可西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学艺术论文,成为破坏自然毁灭动物生命的直接手段。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使得王勇刚等一类道德信仰缺失的人对可可西里的掠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工具技术让反生态行为者暴露出更狂暴的血腥,并理所当然地为他们残害自然生态与动物生命找到了借口,继而变得没有任何顾虑和禁忌,甚至残忍自私地杀害了曾经的战友,可可西里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三、救赎:和谐生态世界的呼唤

(一)敬畏生命,尊重自然

感恩大地、尊重自然是生态文学不断书写的思想主题。人类的文明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依赖自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很多人失去了现实的家园和心灵的家园,同时也让更多的生命失去家园和存在的权利。

在测绘兵最初进入可可西里时,藏羚羊和牦牛们同他们做朋友,人类与动物在自然中和谐共处的那幅画面是非常美丽的。然而可可西里却在人类对自然生命的漠然中遭受灾难,生态破坏分子用大量的武器采挖金子、破坏植被、屠戮动物,使得那些可爱的动物们不再亲近人类,甚至逃离和仇视人类,它们无辜的生命最终毁在人类的自私和暴虐下。《可可西里狼》让人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以及这种和谐美好被打破后的感伤和悲怆。作者笔下未受人类破坏时的可可西里是充满诗意的,是由平等的生命共同构成的生机盎然的世界,野生动物们和自然带给人类的是关于生命的宁静、肃穆、感动、沉郁和诗意的。

寻找可以让身体和灵魂得到安居的理想家园是生态文学的表现主题之一发表论文。当人类与自然关系陷入紧张状态下、非人类的生命被扼杀时,人类将很难有自由奔跑的土地,也很难再有亲近人类的朋友。生态文学家都有着对自然大地敬畏、感恩、向往、依恋的情怀,同时他们更希望能以生态书写唤起人类对生命的敬畏,唤起人们对自然与生存关系的思考,使人类对践踏和利用自然及其他生命的行为实现救赎。

(二)重建价值尺度

可可西里和谐生态环境的维护是需要人类自身来实现的,技术不是用来征服自然和残害生命的。人类需要懂得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懂得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学会在利用资源时必要的克制,而不是一味把自身的价值取向朝着物质化和享乐主义。

《可可西里狼》的上部书写让人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然而随着一只可爱黄羊的被杀,这种和谐美好被打破的感伤和悲怆随之而来,下部书写更是把践踏自然的血淋淋场面直抵读者震撼的心灵。作品揭示了文化精神的污染和破坏对自然生态造成的灾难,接受诱惑还是拒绝诱惑,就显示出不同人的价值尺度和人格境界。

在生态文学书写中,重要的是通过话语形象构造来澄明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追问人类存在的价值,重建人的信仰和道德法则,呼唤全面生态和谐世界的回归。人的选择成为决定大自然和人类长远命运的关键所在。在危机的世界里,只有价值尺度的重建才能使人心性淡泊、自持,超越物质对人的诱惑和束缚。李石柱的形象无疑是代表着一种信仰的文学艺术论文,他懂得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他生命的意义被赋予了精神的向度和超越的追求。他不惜用自己的身躯阻挡穷凶极恶的武装猎队,以生命守护着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们,并凭借自然的本性去抗击文明社会中的野蛮人,最后被数百支冲锋枪扫成一堆肉泥。

可可西里在文明社会里的发展是必然的,但自然生态危机却不该是发展的必然,人类中心主义和与生命为敌的思想观念给可可西里带来了灾难,并将人性沦丧为狼性,如同可可西里凶恶贪婪的狼一般。“自然本性中的善良和自由均无法遏止文明的恶和文明的奴役。自然不能战胜文明的本质,唯有精神方可制胜。”[6]朵玛背着李石柱留下的冲锋枪,一个人继续守护着洒下爱人鲜血的可可西里。人类需要拿出行动,自己拯救自己,作家以自身自觉的生命体验来书写着对生命的普遍关怀,并力图通过《可可西里狼》这样生态文学作品的写作,来改变人们看待世界和对待世界的方式。

人类只有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生命、看待个人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才能让可可西里的自然生态走向平衡,才能成功突围丧失信仰精神生态危机。只有重建价值尺度,彻底颠覆人类中心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体系,生态的拯救才能得以实现。作家发出对人类存在价值的追问,并意图重建人在欲望社会中的价值尺度,同时期望人类真正认识到自然生命的价值与人类命运的关系,以此呼唤和谐生态世界的早日回归。


参考文献:
[1]杜光辉.可可西里狼[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2]王源.从人类中心到生态中心:论世纪初中国动物小说的新突破[J].王喜绒.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16.
[3]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9—30.
[4](奥)康拉德·洛伦茨.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65.
[5]李文波.大地诗学:生态文学研究绪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9.
[6](俄)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M].徐黎明,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99.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画布上的小说—读张爱玲《金锁记》_形象
下一篇论文:阐释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译者主体性研究_视域融合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