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实践,分析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起因、利弊,对外包业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存在问题,对策
一、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形成的原因
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是借鉴工业企业外包模式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采用编目业务外包这一做法。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编目业务外包这一做法的原因如下:
1、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始被应用于图书馆并很快得到普及,各种书目数据中心应运而生,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和“211”工程的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联合编目中心发展,成为我国两个最大的书目中心,高校图书馆成为这两大书目中心的会员,共建共享其中的书目数据。图书馆分编工作的标准化、网络化,自动化为编目业务外包提供了基础。
2、自从我国开放图书流通市场后,各级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商,成为图书馆的主要供货商。他们利用机制灵活的优势,从降低价格和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些书商能够为图书馆提供包括分类编目、图书加工等在内的所有编目加工服务,为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提供了有利条件。
3、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扩拓、合并,教学水平评估等因素,各高校为了图书总量达标、及学生与图书馆藏书之比的教育部评估标准,加大经费投入,突击购买图书资料,造成图书馆编目业务工作量巨增,大批新购图书积压、滞后,影响了新书上架流通。这些因素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编目业务外包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有利因素
随着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编目业务外包走进了许多高校图书馆,并以快速、高效等优势解决了图书馆待编图书积压的燃眉之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编目业务外包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法。从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实践看,主要有以下优点:
1、编目业务外包大大减少了图书馆的劳动力,降低了成本;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图书馆新书积压、新书滞后的现象,标本兼治。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招生人数、各类评估的要求以及学校为达标加大资金的投入后,这一现象尤为突出。编目业务外包,由供货商负责订购图书的分类、编目、加工,缩短了图书加工周期,从而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师生对新书资料的需求。同时,大量专业人才可以从事专业文献深层次的开发,充实到读者服务工作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水平,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2、编目业务外包是建立在购书合同的基础上,属免费服务,因此能充分利用社会资金,降低图书馆的运营成本。从本质上讲,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是高校图书馆的一种经营战略和管理的一种新理念,它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图书馆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较大幅度地降低图书馆的运营成本,从而为高校图书馆节省大量的图书加工成本,使高校图书馆有限的经费实现最大的效益。
三、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不利因素
编目业务作为图书馆的重要专业技术之一,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它的分编质量直接影响着文献资源共享效果以及图书馆的有效利用率。而目前,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大多数是由供货商承担,是以采购合同为前提的免费服务。由于图书馆与供货商之间追求目标的差异,因此如果在合作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影响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服务质量。编目业务外包主要有以下缺点:
1、分类问题:图书馆的分类编目工作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积累性,要求同一图书馆的分类原则前后要一致,以保证完整的馆藏数据。然而,在分类标引过程中供货商没有仔细的查阅书的内容及主要信息源,对图书馆《分类细则》理解不够,从而导致分类标引不准确,甚至出现错误。外包数据中错误最多的一是:当一种图书可以取两个分类号,即按照图书内容可以入两个大类时,由于供货商不了解本馆的分类历史和学校的专业设置特色,对两个690字段的位置颠倒,造成个别图书成为死书。二是:对于本馆已有的某种图书,外包时又来此书,或此书的不同版本、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此书,由于供货商采用其随书数据或用ISBN查重,就可能造成同一种书分类号不同。如果是几个供货商同时进行工作时,由于对馆藏标准、分类级别的理解差异,对同一种书分类标引不同,如长篇小说《黑白律师》I247.5/I247.57同一种书有两个不同的分类号。
2、索书号问题:索书号是图书馆赋予每一种馆藏图书的号码,是图书馆图书排架的依据,这种号码具有一定结构并带有特定的意义,决定每一册图书在书架上的排架位置。在馆藏系统中,每种图书的索书号是唯一的。对此供货商认识不足,没有达到索书号唯一的要求,是编目业务外包数据中出现错误较多的。同类同著者的图书,分类号、著者号相同,没有按照《分类细则》进一步划分,使这类书不能区分,如ISBN号978-7-80688-407-2中,美国作者科利尔的两本书:《做最好的你自已》和《神奇的秘密》,索书号都是B848.4-49/2422,未按要求用附加号区分。还有同类、同著者号,不同著者的图书;同类同著者不同出版社的同一种图书也没有在索书号上显示出来等。而且有些著者号不正确取法还容易引起以后编目人员的连带错误,如同类同著者的图书在著者号后加“-1、-2”等加以区分,所以,一旦外包编目数据的著者号取错,会导致其他图书的取号也产生连环错误.
3、数据录入格式不规范、不统一,内容不完整、不准确。如各字段指示符没有或标示错误、字段选取不完整,不能完整的揭示该文献的主要信息、著录过程中内容录入错误等。
4、图书加工问题:编目业务外包加工内容包括:盖章、贴磁条、打印书标、粘贴条码和书标、加透明胶带等。这些工作技术含量虽然相对较低,但是也要求加工人员必须认真负责,要有熟练的技术和强烈的责任心,才能把加工工作做好。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磁条外漏、漏贴;条码和书标不清楚;胶带不平整等现象。
四、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应采取的措施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虽然以其明显的优势对图书馆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不合理的外包、没有严格管理的外包同样具有高度的风险性。供货商与图书馆是合约关系,外包工作由供货商自我控制,图书馆难以对供货商做适当的管理和约束,而且计划进度也较难把握。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编目业务外包时要尽量做到降低风险,争取外包的最大效益。对目前编目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供货商的考察与选择
确定编目业务外包前先要考察了解供货商的规模、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内部管理情况、是否熟悉图书馆业务及其信誉、价格等因素。由于我国图书馆业务外包市场正处在发展阶段,供货商的实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图书馆在业务外包时要对供货商进行全面的了解,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来竞标、承包,再根据本馆的具体情况,最后确定适合自己的供货商。
2、认真校对供货商的编目数据
为了使供货商在处理编目业务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高校图书馆必须提供全面、完整的《分类细则》、《编目细则》和《加工细则》,并由本馆的编目人员对供货商进行培训指导。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