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开展“读书月”活动、名家书评活动等等。
3.2实时统计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为读者找到合适的读物
长期以来,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存在着信息过剩和信息饥渴的矛盾,一方面,图书馆部分馆藏长期无人问津,利用率极低,而另一方面读者又觉得无书可读,尤其是军队院校图书馆,这种现象表现的尤为突出,这是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缺乏沟通的结果。这一方面是由于馆员对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心理、阅读趋向不甚了解,从而无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培训阶段的读者需求配置合理的馆藏资源。另一方面,目前各馆对MACK数据中的330字段重视不够,书目数据中缺乏图书内容摘要,使得学员对图书的选择因缺乏内容参考而非常盲目。要提高图书利用率,首先图书馆采编部应与重点出版社保持沟通,实时购进好书。其次,要统计分析馆藏资源的借阅率,一方面作为采购新书的参考依据,一方面又可以把好书推荐给读者。再次,图书馆要把图书内容简介或摘要作为新书通报和书目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给读者。
3.3正确引导网络阅读
网络可以是人们吸取知识、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工具本身无所谓好坏,就看怎么使用。网络阅读如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与经典阅读并非水火不容,名著本身也可以有多种读法,包括网络阅读。因此,引导学员读书,不能排斥网络,关键要看网络阅读在读什么,怎么读。这正如在一部主题为“网络与书”的系列图书中所言:“在阅读的世界里,过去使用传统的纸本书籍,如步行走路,而网络出现之后,好比有了汽车可以驾驶。有了汽车,没有理由不利用这种交通工具的方便性,但有了汽车之后,也不表示每个人都不需要走路了”,重要的是必须懂得如何平衡使用网络与图书。
互联网信息资源以其丰富著称,但其信息往往缺少“把关人”的控制,言不达意、语法混乱、陋句病文随处可见,因此图书馆引导读者进行民网阅读的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如何遴选网络内容,并以合适的方式消化、吸收。图书馆应利用自身在信息收集、整合和组织过程中的优势,不断收集、筛选和有序化网络上的免费或付费数字资源,利用电子阅览室这个平台为读者提供信息导航,使读者只要登录图书馆网站,就可以从网上得到这些信息服务,节省其鉴别、筛选的时间,同时又避免读者发生网路迷航现象。
3.4提高学生信息素质
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力图通过对读者获取文献目的、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推荐文献,方便读者选择文献、利用文献、理解与消化知识,达到服务目的,进而提高读者的信息获取能力。在经济、社会和生活高度信息化,信息资源网络化的背景下,在全球信息爆炸的重压下,必须重视读者信息素养的养成与提高,以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随着信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人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已远远不足以应付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未来的成功组织是“学习型组织”,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而信息素养高低是读者终身学习的前提和条件,是读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Intemet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文献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文献信息的获取变得既容易又困难,网络搜索引擎的出现使我们可以方便地检索网上的信息,而困难的是由于网络信息实在是过于庞杂,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的信息过于繁杂,这一切变化对图书馆的导读工作从内容上到方式上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好与坏对读者信息素养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导读工作而言,网络环境下和数字化资源空前丰富的条件下的导读工作变得更为重要,导读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意义。图书馆在读者信息素养的养成与提高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何道利.掌握大学生阅读动机做好读者导读工作 [J] 安康学院学报,2008(8):127-128
2 程海赘.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研究[J]情报探索,2009(1):105-107
3 李艳红.论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J]现代情报,2004(2)
4 吴江.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的应对措施[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5 吴慧华.大学生网络阅读大有可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6 彭桂喜.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的比较[J]广东教育,2008(6)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