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把拓展型训练课程引入大学体育选项课,顺应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丰富体育选项课内容,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适应素质,充分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团体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也是以心理素质培养为主的以身体活动为具体形式的教育培训方法。拓展型训练引入大学必将对我国大学体育选项课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体育选项课,拓展训练
把拓展型训练课程引入大学体育选项课,顺应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丰富体育选项课内容,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适应素质,充分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1.拓展训练的内涵
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团体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也是以心理素质培养为主的以身体活动为具体形式的教育培训方法。现代拓展型训练是将传统的场地内拓展内容扩展到融入大自然的野外营地训练并与生存体验相结合的、以体验中学习为中心的全新体验式培训方式,它以其新颖、独特的训练方式,显著的培训效果,倍受各类组织青睐。它以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利用自然环境,通过专家精心设计的训练训练课程分项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挖掘个人潜力、提升管理水平”的训练目的,全面提高受训者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
2.拓展训练在大学开展的意义
目前,我过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大部分还是传统的竞争性运动项目,如篮球、武术、健美操等,并且体育课程主要集中在校内举行,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设课程,而拓展训练就是让体育回归自然,服务生活,打破过去体育课教学简单的“教”,置换以学生通过各种拓展项目主动性在体验中“学”,使学生学习各种技能,学习和掌握一整套增进与保持“健康”的科学的方式方法,并形成持之以恒的习惯,用“生活的体育”导引出他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导引出他们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拓展训练的主旨所在,也可达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课程目标的要求,尤其是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两大课程目标的影响上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拓展训练课程强调健身性、挑战性、终身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途径多、方法多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3.大学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教授大致可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同时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比赛,而所有这些主要是围绕体育课程目标来开展的。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开展的,所有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时间安排与分配全部由教师主控,而且对于每一届不同的学生所运用的教学大纲却基本相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大学拓展训练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补充而言,其开展内容应以实践课为主,理论课为辅,同时以户外运动为基础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在项目的选择上应主要以室内项目和设施简单的场地项目为主,同时穿插适当的野外项目为辅,项目不拘一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专业﹑个性发展的具体情况具体设置。
4.大学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教学实施过程
拓展型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的培训,以其独特的自身特点,使其教学实施过程也别具一格,其教学实施过程为计划、导入、体验、总结、分享五个环节。
4.1计划
计划是对参训大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学生特征、专业背景与训练目标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拓展训练课程的具体安排。科技论文。
不同专业、不同环境、不同性格的大学生群体有不同的特征。不同性别、不同背景、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在拓展训练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后面的一些列环节,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和对参训大学生的计划有着密切联系。
4.2导入
在思想上使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老师在整个训练开始前通过简单明了、意味深长的开场白来导入学生进入积极的状态,让学生跃跃欲试。在每个训练课程分项开始前,通过对训练课程分项讲解来导入学员进入特设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每个训练课程分项结束后,通过对拓展型训练以往的经验和训练课程分项进行时的观察,导入学生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分享出更多的内心感触并发现自己的观点。
4.3体验
在训练过程实践中感受训练课程分项的新奇与完成后的成功与喜悦。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投入到活动实践中,体验活动带来刺激的同时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和价值,帮助学员创造“奇迹”。挑战体验是让学生接受挑战,完成训练课程分项要求的任务,从中体验训练课程分项中预先设计的理念,并自然地从中得到感悟,领略拓展型训练的魅力,达到体验学习的目的。拓展型训练训练课程分项并不都是一些令人生畏的训练课程分项,绝大多数训练课程分项在大学生素质范围之内,有些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需要学生付出努力才能完成,就像“跳起来摘桃吃”那样,不是随手可及就能摘到“桃子”,这样的“桃子”也没有滋味,只有通过自身的一番努力而获得的“桃子”,吃起来才更有滋有味,感觉甜美。科技论文。对于学生来讲,最初的判断也许和训练课程分项本身潜在的难度有关,拓展老师可以做一些简略的提示,以使他们正确的面对所要接受的挑战。
4.4总结
训练课程分项结束后的总体评价和想法。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老师以提问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学员分析自己,进一步提升个人、熔炼团队。在总结过程中,拓展老师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学生从实际角度出发;二是指导学生进行认真分析和讨论;三是让学生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结论;四是指导学生总结自身真实的独特感受;五是指导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科技论文。
4.5分享
学生在团队交流中把自己的感悟谈论给大家。通过老师的导入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取出活动的精华,供全体学生分享,同时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自己在训练中的缺点和不足为以后的训练课程分项开展打下基础。分享是拓展型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在挑战体验后按一定的方式,将学生在完成既定目标时的感受,完成任务后的真实体验真诚的表达出来,并结合拓展老师的记录与大家分享成败得失,求同存异达成一致,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5.结论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是以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生看作是对外部刺激做出被动反应,不但抑制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尖锐的矛盾。通过理论分析、探究和逻辑推理得出:拓展型训练课程开发是可行的;拓展型训练引入大学必将对我国大学体育选项课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进一步开发了体育选项课资源;拓展了体育选项课的空间;增强了体育选项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展了体育选项课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自我、增强社会适应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是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余刚.试论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8 .
[2] 杨东锋.拓展训练在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9,01.
[3] 许家成.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的思考.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