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社会转型期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时间:2015-12-27  作者:吴佑年 何 忠 汪 哲

[摘要]从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的辩证关系入手,通过对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现状的调查,研究居民体育价值的取向内容和取向层次,了解湖北省居民体育价值观的现状。并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产生原因,为决策部门制定群众体育方针、政策、措施、计划等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论文关键词:社会,体育价值观,城乡居民,差异,比较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急剧变化和全面转型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社会类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社会经济并不是均衡发展的,转型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这样,同时存在着若干相对独立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的社会结构成分,即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社会成分共存于一个社会之中,社会结构发生着剧烈变化。它包括:第一,在社会等级与分层结构上,首先是明显的贫富两极分化;第二,在地区之间,表现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第三,还表现在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一些新的阶层正在形成。社会转型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转折,同时也是我国全民健身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

体育价值观是人们根据长期体育锻炼和反复性体育情感体验,对体育的价值属性、主客体之间的体育价值关系,以及一定形式之间的体育价值创造活动,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取向或心理和行为定势。体育价值观与居民本身的体育目标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才使体育活动有意义,人们只有意识到了体育的价值,才可能主动的选择它利用它,以满足自身的体育需要。

体育价值观在体育锻炼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的现状调查是对

本地居民体育锻炼现状的一个直观表达,从而进一步对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现状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具体的判断,从中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为今后湖北省城乡居民进行体育锻炼提供建议和参考。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湖北省城乡居民。

2.2研究方法

资助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项目(2010y091)

作者简介:吴佑年(1965—),男,副教授,湖北宜城人。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与体育人文 。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资料室和互联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全省4个市(襄阳市、荆州市、黄冈市和孝感市)的城乡居民各50人共40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50份,回收率为87.5%。

2.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采用多元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的取向内容及取向差异的比较分析

体育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的观念集合,它受社会存在、社会文化、社会价值的影响。城乡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体现着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对象、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主体的行为取向和价值目标等诸方面的统一。

休闲娱乐因子、社会效应因子、健身保健因子、美育体验因子、知识技能因子构成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结构体系。见下表

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结构构成比例

结构构成

休闲娱乐因子 社会效应因子 健身保健因子 美育因子 知识技能因子

城镇居民

35% 24% 13% 19% 9 %

乡村居民

31% 13% 27% 9% 20%

3.1.1在体育价值取向的第一选择上的比较

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取向首先是休闲娱乐。由上表可见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因子占35%,乡村居民的占31%。反映出湖北省城乡居民在闲暇之际,希望通过亲身体验,娱乐身心、丰富生活的价值追求和主体需要。体育价值观的第一选择,与湖北省城乡居民生产状况和生活水准是基本趋同的。它充分表明,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的取向尚处于求乐需要的基本层次。同时, 由于体育价值观的变化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往往并非直接对应或同步,因此,在体育价值取向的第一选择上,城乡居民未显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

3.1.2在体育价值取向的第二选择上的比较

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大多选择了社会交往,而农村居民大多选择了调节精神、健身保健。由上表可见城镇居民的社会效应因子占24%,乡村居民的健康保健因子占27%。体育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背景,渗透到城市居民的行为意识之中。他们逐步体验到体育在扩大交往空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上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从而把社会交往价值作为他们体育价值观的主要取向内容。 而乡村农民仍旧从观赏的角度对体育的调节功能有所体验,而且从实际生活中获取这种感受,并作为较为公允的价值判断。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城乡居民在体育自身发展需求内容和需求方向上的差异。

3.1.3在体育价值取向的第三选择上的比较

城市居民大多选择了审美需求,而农村居民大多选择了知识增长。由上表可见城镇居民的美育因子占19%,乡村居民的知识技能因子占20%。审美需求是一种有别于生理趣味的高级心理活动,它不能只是由遗传和本能决定,而是由个体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心理能力的共同参与获得的。城市居民,经历了城市文明的洗炼与熏陶,人们求新求美的价值意识尤为强烈,表现在体育价值选择上强烈的审美倾向,使人们感到现代都市意识的“ 脉搏”在跳动。可见,“价值观念与客观事物效益意义的评价相联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村农民仍旧把体育自身需求定格于知识增长。这无疑反映了城乡居民在体育价值欲求和取向上不同的水平特征。

从以上几点可以得出,传统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合体。它凭借历史的惯性,通过社会实践的世代相传,深深地内化于人们的文化心理意识之中,它凝聚和积淀着民族文化心理的特质,内涵着民族的共同情感、愿望、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传统体育价值观也无不规范着农民体育价值的取向和行为指向。那种长期遗留的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重文轻武”的传统偏见,仍旧可以在今天的农民体育价值观念中找到历史的痕迹。同时受到城市文明的幅射、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各种精神需要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各自存在着不同的体育价值观体系,而且这一体系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所谓相对稳定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体育价值具有不变性。但是随着人们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迁移,这种价值体系仍旧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而且它受着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将导致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的变更。

3.2不同群体体育价值观取向差异的比较分析

体育价值观作为一种主体的情感和追求的统一体,不同的群体又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职业选择、年龄差别、文化程度的城乡居民,其体育价值取向也有不同的特点。

3.2.1不同经济状况群体的比较

经济状况从两个主要方面对体育生活产生影响。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论文:“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国内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现状思考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