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学都有各自发生、繁衍、发展的历史,也有各自的价值与成就,例如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维吾尔族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傣族的《召树屯》、彝族的叙事长诗《阿诗玛》、蒙古族的叙事诗《嘎达梅林》等,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关键词:文学,重要性,素质教育
0.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学都有各自发生、繁衍、发展的历史,也有各自的价值与成就 ,例如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 维吾尔族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 傣族的《召树屯》、彝族的叙事长诗《阿诗玛》、 蒙古族的叙事诗《嘎达梅林》等,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互相补充,使中国文学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
1.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是通向二十一世纪的“个人护照”。通过诗歌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诗歌,寻找诗中的文化、文化中的诗。其实大家回想一下,文学不仅在短短的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了过去的琼楼玉宇,逼真地复制了那在过去岁月中也许早已为人们淡忘了的生动具体的细节,而且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群,一种生活的韵味,一片奇妙的风光。读盛唐诗人杜甫的诗,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李唐王朝天宝末年,天子昏庸、奸臣挡道、武将好大喜功,屡屡对外开边拓土的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图景,读巴尔扎克的人《人间喜剧》就会想起18世纪末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龌龊生活图景,读80年代初走上文坛的朦胧诗派诗人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同样会想起文革岁月中长大的青年一代,对苦难的承担以及试图透过黑暗寻找光明的坚定信念。诗是需要品味体会,普希金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过去的将变为可爱。这是1825年普希金题在一位16岁少女纪念册上的短诗,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少女早已不是当初的少女,岁月也不再浪漫如白桦林里19世纪的俄罗斯,读这首诗的人也许阅历不同,年龄变化,但无论何种境遇,我们都会感谢生活的赐予,它使我们忍让、宽容、克制并憧憬未来。文学还能培养我们诗人的才情,哲人的思辩,历史学家的深沉。也许有人说,哲理太枯燥,诗情太虚浮,但是,至少可使我们澹泊明志;修身养性。陶渊明一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令人追慕不已。古人尚可“买田数亩,买泉一眼”以安顿自己的心灵,现代人呢?现代人最怕丢失的是财富,而最先丧失的是精神,诗可以使我们在物欲横流,灵魂放逐的年代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一切都推向市场的时候,不要拍卖自己的良知。尽管我们不可能诗意的栖居,但是,对诗意生存的追求,却是人性中永不泯灭的一面。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领风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这些作品既给我们美的享受,又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研讨之机。琼瑶的《在水一方》出自《诗经·秦风·蒹葭》;《梅花三弄》主题曲,“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出自金人元好问《摸鱼儿》;《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免费论文网。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出自明代杨慎《临江仙》。我讲这些的目的,说明文学是有传承的,今天的发展是建立在昨天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在知识层次、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江郎也有才尽之时,学无止境。文学是人学,代表古典小说高峰的《红楼梦》便是通过一些重要人物命运暗示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无可挽救的衰败及整个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趋势,如篇首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好了曲》更是说尽了人生的虚无,同时将感伤主义推向极至:“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在学习过程中,我只起个磨刀石的作用,给大家提供一个思想的火花点,一个思路。从今天起我将带领大家跨越历史的尘埃烟云,从高文典册、圣经贤传中寻找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力求使学生做到:知识体系应具有有序性与完整性;知识结构应具有优化性与前瞻性;思维质量应具有严密性与求异性;创新能力应具有主体性与社会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质。
2.学习古代文学的主要性
很多同学对这个问题感到很迷惑,有些同学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这个专业。免费论文网。很多同学认为,这个专业很难就业,即使就业也很难向很多热门的专业那样给我们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所以认为学这个专业似乎没有什么用。在这种思想下去学习,势必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对于一些课程有抵触情绪。认为这些课程和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相关性,学习他们就是浪费时间。这些同学是从就业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或者说主要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他们来读书,很大的原因就是来得一个文凭。希望通过这个文凭能改善一些自己将来的生活条件。对于这个似乎我们无可厚非,毕竟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考虑工作问题。相反那些不考虑就业只是在读书的人才被人笑话。真是可悲,这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我们现在所学习的专业乃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这里面的绝大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说学习这个没有用,难道不是悲哀?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社会的大环境有极大的关系,现在的社会是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不能给社会带来明显功利的学科都被冷淡了下来。这个情况我们改变不了。可以说在这个情况对我们的文学的发展十分的不利。但是我们有责任心的国人都会赞成我的观点,要把我们的国学继承下来并且发展下去。虽然做这个学问将来会很清贫,不能过上在物质比较富足的生活,但是我们一些有志之士还是要坚定的做下去。于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个人修养。这里说的修养有两个:一个是道德上的修养,另一个是学业上的修养。先说道德上的,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大量的阅读先贤的作品,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向优秀的人学习,学习他们优秀的做人品德,正所谓见贤思齐。免费论文网。再说学业上的,我国的古代文学是世界上最光辉灿烂的文学,就拿大家都知道的来说,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我们来学习这些知识,是为了把这些理解吸收,并且把知识传承下去,所以一定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才能提高学业上的修养。明确了这个学习的目的,就应该努力去做。一些所谓的古代文学的学者,看了几本书之后总想发表论文,出专著。我们不要那样做,那样做是很肤浅的。踏踏实实的学习,掌握知识是更重要的。
3.结语
由于中国文学自身的巨大成就和数千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学采取积极借鉴的态度和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无限丰富的源泉。中国文学将会创造出更灿烂、更伟大的篇章,对整个人类文学艺术事业将作出更大的贡献,它将以更美更辉煌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