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就应该多让学生做一些写作方面的练习,如每个单元的阅读文章学习结束之后让学生写摘要(Summary)或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找中心句或让学生有自己的话总结每段的大意。这样都能很好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一个教师或许可以教学生把语法题做得很出色,但写作是不能那么简单地教好的。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的时候,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够优美,笔者个人认为,写作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发现探索阶段(Discovery Stage)。写作之前的活动是一种发现的活动,一种探索的活动。发现关于写的内容,探索可以写的思想,观念,过程,事实和联系。
(2)草稿阶段(Drafting Stage)。在已经想好要写的内容,观念中选择值得写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3)修正阶段(。Amendment Stage)对已经形成文字的草稿进行修正。可以自己修正,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修正,还可以请教老师。
(4)校对阶段(Revising Stage)。这是一项难度最大的工作,因为它实际上是对书面语言的一种评价。
4)译的素质及培养
翻译的素质包括口译和笔译。中学阶段许多教师都将译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他们习惯性地读一个英语句子然后就马上把它翻译成母语,久而久之,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慢慢地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是上课,练习还是考试都习惯性地把每个句子翻译成自己的母语。笔者个人认为,化工论文网翻译不应该是最主要的手段,而应该只是一种补充作用。这是因为,如果学生在刚接触英语这门学科的初始阶段教师就强调翻译的作用,这将会让学生对母语产生一种依赖性,很难真正地掌握另一种语言,很难理解除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的内涵。这对学生的实际发展是很不利的。
2. 英语语言运用素质的培养
学生应学会运用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借助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英语教学应强调语言的实践性,而学生是这一活动的主体。他们在语言实践中获得英语知识甚至是交际知识,并在交际活动中把英语知识和交际知识活化为语言交际技能,进而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应用素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研究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去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素质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组织开展科学高效、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通过视、听、说等综合活动,进行英语技能训练。
教师的角色不要总是当“裁判”,而是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调控者。 但是,作为语言教师,主要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上课要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及时获得对学生的情况和需要的反馈信息。语言教学内容要有较大的信息量,具有时代感,知识性和趣味性强,足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使他们发现新的东西,并对其产生热情。
总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英语学科中的素质教育又有着它自身的特点。英语学科素质教育,应在学生现有的身心条件下,通过学校、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人格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努力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以期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完善学生,使英语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戴炜栋、束定芳. 试认影响外语习得的若干重要因素──外语教学理论系列文章之一[J]. 外国语, 1994(4):1-10.
李国庆. 略认素质和素质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170-173.
王初明. 应用心理语言学[M].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