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性、客观性与公正性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酒店对各工作岗位群的不同要求,依据专业课程特点细化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对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测评,我们以笔试形式为主,考题以分析应用性、方案设计性、思维创新性题型为主,注重考核学生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技能型课程的考核测评,我们以实际操作为主。依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开卷和闭卷相结合, 口试和笔试相结合, 应用技能过关考核、技术(能力)竞赛考核、专业设计考核、项目完成考核、面试考核、模块测试、提交论文、情景模拟考核等多种形式,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并在评分标准上加大实际运用部分的比重。
(三)合作模式建议
高职校企合作是学校或企业的单一行为无法实现的一种双向互动互利行为论文格式。合作企业通过它获得了所需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引入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提高了在职员工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学校通过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提升了就业水平与就业质量。依据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酒店企业人才需求的要求,结合国际先进的校企合作经验, 我们建议选择如下模式开展合作。
  
合作基地模式主要是酒店提供长期实习场所和设备设施, 支持学校开展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模式主要是与酒店签订协议,参与工学结合的每个学生都具有 “双重身份”,在校学习时是学生,在企业实践时是员工,学生带薪学习、半工半读。投资参与模式主要是吸引酒店到学校投资办学,实现校企融合。订单模式主要是酒店提出专业人才规格要求, 签订用人合同, 委托学校培养,如设立“××酒店班、××VIP班、××集团班”等开展定向定位培养。
高职校企合作的目是向企业提供更符合行业需求与企业发展的一线技能型人才高职,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充分了解与把握酒店发展的新动向、新需求,及时引入新概念、新技能、新的消费理念。为此我们建议借鉴瑞典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企业员工制”和“联合教授制”等方法,采取“酒店教授聘任制”。聘请国内外知名酒店的总经理、部门经理、营销总监、人力资源经理、培训经理、高级专家等积极参与学院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及顶岗实习活动,弥补学院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这些专业人才不仅向学生介绍酒店企业发展状况、专业知识技能,还能够为学生未来就业、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支持与引导。“酒店教授聘任制”的培养教学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酒店实际需要,同时更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从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开展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大多数专业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但缺乏一线企业的实践经验,无法及时的将行业领域的先进知识技术迅速引入到教学中,也无法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酒店行业的发展具有领先性、时代性,因此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更要时刻把握行业新动向、新趋势、新理念。为此建议学校有效利用校企合作这一平台,为教师创造优良的学习科研环境,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取得“饭店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高级饭店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以及 “调酒师、礼仪师、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提升教师的双师型教学水平。此外、在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前提下,高职学院还可根据教学情况与发展需求,选派学院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合作的酒店企业锻炼,以利于教师实践能力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本论文是北京市“饭店业‘金蓝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科研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2008-114。
【参考资料】
1.费云生.创新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发展共赢.[J].职教论坛.2011.11
2.吴世刚.高职服装专业校企合作多维模式的构建.[J].纺织教育.2011.4
3.汤定国等.“订单培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技术探讨.[J].江苏教育.2011.3
4.李真.“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深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1.7
5.王剑波.瑞典校企合作的政策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7
6.王素琴.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0.12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