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生物论文

年橘留树保鲜研究―年橘自然留树保鲜的生理变化_影响

时间:2012-03-06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为了探讨龙门年橘留树保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对龙门年橘连续三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年橘的自然成熟期为2月下旬。单果重50~60g,横径约4.7-5.2cm,纵径约3.5-4.0cm,果形指数在0.7左右;年橘自然留树保鲜可到3月下旬。留树期内可滴定酸下降、Vc和糖含量变化平稳或稍有下降,3月下旬前采收对果实外观、内质、来年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山地果园成熟稍晚于平地果园,更有利于留树保鲜。
论文关键词:龙门年橘,留树保鲜,果实品质,变化,影响

 

王继芝等1将水果贮藏保鲜方法概括为五种类型,敖礼林2、秦长平等3对柑橘保鲜进行了分类。其中留树保鲜具有不占室内贮藏空间,减少贮藏环节、果实损伤等优点。已在苹果4、葡萄56、枣78、桃9、梨10、荔枝11、龙眼12、鳄梨1314、番石榴15和柑橘1621等水果上进行了留树保鲜。龙门年橘(Citrus reticuia ta Blanco cv. Nianju)是广东晚熟的特色柑橘品种,正常成熟期在1月底至2月下旬22。笔者对龙门年橘进行了留树保鲜试验,旨在为年橘栽培和国内柑橘产期调节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7年11月至2009年5月在广东省龙门县进行,试验布点于龙华镇柑桔场,芦鹚镇柑桔场、天堂山镇柑桔场进行,供试品种为5年(2007年)生枳砧年橘,株行距2.5 m×3.0 m,树高约2.2 m,冠幅约2.0 m×2.5 m,常规管理。龙华柑桔场试验地为南向缓坡山地,无灌溉条件;另外两处试验地平坦,可以引水浸灌。试验区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年均温度20.8℃,降雨量2200mm左右,无霜期301d,寒暖适中,空气湿润清洁,阳光充足,风力一般3-4级。试验点土壤均为第四纪红壤。

1.2 试验方法

1.2.1树体选择与处理

每年11月中下旬果实开始转色时选择树势中等,挂果中等的无病虫害树进行挂牌,摘除朝天果、霸王果、病虫果和着地果,以单株树体为观测对象,重复三次。常规管理。

1.2.2 果实测定

从12月开始每月每个试验点采摘20-30个有代表性的鲜果(每株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采自单果、双果和多果的果实7-10个)带回实验室检测免费论文网。样品用天平称重、游标卡尺测纵横径、用美国爱色丽X-Rite sp60型色差计测定果皮颜色(每果测定果皮3个赤道区域的亮度L、红色度a和黄色度b值),然后每个果剥取3-5片囊瓣榨取果汁,用两层纱布过滤后收集于锥形瓶中备用。用常规方法测定维生素C、可滴定酸、还原糖、蔗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等。

1.2.3 光合作用测定

每年12月、次年1~4月中下旬选择晴天(10:00-12:00)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光合作用,选每株树上部外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先年有果枝条和先年无果枝条的第3-5片功能叶测定净光合速率,四个方向取平均值。

1.2.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用Microsoft office 2007进行处理。每个试验点取三年的数据平均值进行分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外观变化

2.1.1 果实颜色

用爱色丽X-Rite sp60型色差计测定,L*a*b*三色系统表示颜色。观测期内三个观测点有相同变化趋势(表1),L、a、b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12月中旬个别果实色度a出现了负值,但L、a、b的平均值均转为正值,说明年橘在12月完成转色,龙华柑桔场颜色比另外两个试验点略浅,说明山地果园的果实转色要晚于平地果园;1月到2月下旬亮度和色度达到最大值,标准差的变化表明

表1 不同试验点不同时期的果实外观变化

 

试验点

position

采样时间

Sampling time

亮度L

Brightness L

色度a

Chroma a

色度b

Chroma b

重量(g)

weight

横径(cm)

Tansverse

纵径vartical(cm)

果形指数FSI

龙华

Longhua

12月Dec.

61.56±3.11

14.75±5.07

59.15±3.14

46.25±5.86

4.61±0.23

3.41±0.18

0.74

1月Jan.

66.51±2.01

30.13±2.22

63.95±2.81

47.74±6.00

4.65±0.18

3.49±0.15

0.75

2月Feb.

60.83±0.96

32.09±0.91

63.55±1.27

57.67±6.83

4.98±0.23

3.80±0.26

0.76

3月Mar.

60.48±1.35

29.76±0.97

56.45±1.94

62.11±8.37

5.02±0.30

3.84±0.39

0.77

4月Apr.

60.05±1.20

29.69±1.06

55.68±2.26

63.13±8.34

5.06±0.30

3.88±0.41

0.77

天堂山

Tiangtangshan

12月Dec.

64.00±4.50

18.99±3.00

62.33±6.20

48.28±6.67

4.63±0.37

3.43±0.20

0.74

1月Jan.

66.75±3.05

28.07±1.60

64.52±2.25

49.84±6.83

4.67±0.28

3.50±0.16

0.75

2月Feb.

60.36±0.98

30.96±2.27

64.20±1.87

57.51±7.29

4.99±0.23

3.61±0.15

0.74

3月Mar.

60.09±1.31

28.59±1.65

56.17±2.16

59.70±8.53

5.12±0.21

3.63±0.15

0.71

4月Apr.

59.92±1.29

28.33±1.58

55.90±2.13

61.44±6.89

5.16±0.19

3.66±0.13

0.71

芦鹚

Luci

12月Dec.

63.71±4.65

20.15±6.43

64.70±8.22

40.96±4.65

4.43±0.26

3.14±0.12

0.71

1月Jan.

68.23±1.78

29.16±2.43

67.46±2.15

42.28±4.76

4.47±0.20

3.26±0.10

0.73

2月Feb.

61.43±0.77

32.57±0.90

64.76±1.29

53.27±6.43

4.91±0.25

3.53±0.14

0.72

3月Mar.

60.94±1.67

29.37±1.90

54.91±3.23

59.20±8.77

5.16±0.32

3.53±0.18

0.68

4月Apr.

59.88±2.02

29.08±1.75

54.60±2.89

60.22±8.64

5.21±0.29

3.54±0.19

0.68

: The change of fruit appearance in differentmonth

table1注:表内所有数据为三年的平均值,下同.

Note: All data in the table was the average data ofthree years. The same of the following tables and figures.

此期个体间差异最小,着色整齐,达到了年橘的最佳色泽。此后果实颜色在视觉感观上没有变化,但检测的L、a、b值出现了下降,色度b下降速率最大,a值下降最小。

2.1.2 果实重量、大小和果形指数

正常条件下充分成熟果实的重量、大小主要受植株本身的基因调控,在不同生长环境条件和不同发育时期有一定的区别。试验结果(表1)表明,年橘成熟期前后果实重量和纵横径均呈“慢―快―慢”的趋势, 1月~2月是成熟的前期,生长非常迅速,到2月底果实的重量约50-60克左右,横径约4.7-5.2cm,纵径约3.5-4.0cm影响,此后增长较小。果形指数(FSI:fruit shapeindex)山地(龙华)柑桔场和平地(天堂山和芦鹚)柑桔场不同,山地果园果形指数稳中有升,而平地果园却稳中有降,总体上果形指数在0.7左右,果实外形偏圆,比较美观。从果实重量、大小的变化结合着色变化,从外观上判断2月下旬为年橘自然成熟期。

2.2 果实品质变化

 

2 微生素C与可滴定酸含量变化

Tab.2 The change of VCC and TAC

采样时间

Sampling Time

VC含量(VCC)

酸平均(TAC)

龙华

Longhua

天堂山

Tiang

芦鹚 Luci

龙华

Longhua

天堂山

Tiang

芦鹚 Luci

12月Dec.

28.03

27.12

24.62

2.27

2.81

2.47

1月Jan

36.26

36.50

37.90

1.93

1.98

1.64

2月Feb.

41.40

38.40

45.40

1.69

1.51

1.25

3月Mar.

33.43

35.80

35.30

1.22

1.09

1.16

4月Apr.

24.34

24.19

24.02

0.93

0.90

1.12

5月May

24.02

19.70

22.10

0.88

0.99

1.12

2.2.1 Vc含量

Vc含量(VCC:Vitamin C content)可以作为果实衰老的一个参考指标。VC含量先升后降(表2),约2月22日达到峰值,此后Vc含量下降。留树保鲜前期下降速率较快,留树后期下降速率减小,平均下降速率山地小于平地,到4月下旬后山地果园VC含量高于平地果园,到5月7日时VC含量约为最大值的一半。

2.2.2 可滴定酸

可滴定性酸(TAC: titratable acid content)是影响糖(固)酸比和果实风味的主要因素之一,观测期内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表2),2月下旬以前平地果园降酸快于山地果园,据此认为同等条件下,平地果园成熟早于山地果园,和外观变化是一致的;3月下旬后随着留树保鲜时间的延长,酸含量进一步下降,但降酸速度明显减缓,可能是自然成熟过后年橘本身的酸含量较高且比较稳定。留树后期(4月底以后)山地果园仍处于下降,而平地果园中的天堂山柑桔场出现了不降反升,芦鹚柑桔场也不再出现下降。

2.2.3 糖和可溶性固形物

 

 

 

1 还原糖与蔗糖的含量变化(A.还原糖,B.蔗糖)

Figure 1 The change of RSC and SC(A:RSC, B:SC)

从先年12月到次年5月总糖、还原糖(RSC: reduceing sugarcontent)、蔗糖(SC:sucrose content)的含量变化均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图1,2),前期升高是光合产物不断积累的结果,后期出现下降应该是糖类水解的结果。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HPLC法测定阳春滴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_含量测定
下一篇论文:ISSR标记在中国野生葡萄分类中的应用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生物论文
最新生物论文
读者推荐的生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