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2、农场里有“产奶多”品种的奶牛,也有“生长快”品种的奶牛,怎样才能得到“产奶多且生长快”的奶牛呢? 图解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并提出问题:
 问题1:F2 中为什么出现新的性状组合?
 问题2:F2 中9:3:3:1与分离规律F2 中3:1有联系吗?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顾分离定律及遗传图解的绘制,思考教师所提问题。
 板书(或课件展示):孟氏两对性状杂交实验图解:
 P 黄圆 × 绿皱
 ↓
 F1 黄圆
 ↓
 F2 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315 108 101 32
 9 : 3 : 3 : 1
 [分析推理,提出假说]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统计粒形和粒色数据及其比例。
 学生:统计数据:
 ①粒形:圆:315+108=423 皱:101+32=133 圆:皱≈3:1
 ②粒色:黄:315+101=416 绿:108+32=140 黄:绿≈3:1
 教师:设疑:(1)从数学角度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粒形或粒色是否符合分离规律?(2)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的解释有什么启示?建模论文
 学生:根据数据分析教师的疑问:
 ①每一对相对性状符合分离规律。
 ②决定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相对独立的,可以完全分开。
 ③新产生的性状组合是自由组合而来的。
 教师:一边绘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图解,一边引导学生说出各种组合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观察找出其规律。
 学生:随教师图解说出基因组合及其性状表现,善于发现数学规律:
 ①♀♂配子各4种及其比例为1:1:1:1。
 ②组合是随机的,16种组合方式。
 ③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有9种。
 ④性状表现有4种及其比例为9:3:3:1。
 ⑤(3:1)2=9:3:3:1。
 教师:板书(或课件展示): P ♀ 黄圆 × 绿皱 ♂
 YYRR yyrr
 ↓
 F1 黄圆
 YRyr
 F1的配子→ YR yR Yr yr
 ↓
 YR
 F2 yR
 Yr
 yr
 [设计验证,协作学习]
 教师:设疑:(1)如果你是孟德尔,你该怎样验证两以性状遗传的假说?
 (2)如果考虑三对以上性状同时遗传,能用归纳方法进行解释吗?为什么?
 学生:回顾一对性状遗传假说的验证,再次理解““抛锚式教学”。
 (1) 设计“两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预测其结果:
 隐性纯合子
 F1 ♀ 黄圆 × 绿皱♂
 
   YyRr yyrr
 
  G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1 : 1 : 1 : 1
 (2)对3对以上相对性状自由组合的解释,按照自由组合的规律进行计算。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