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研究者不仅重视开疆拓土,也力图使研究朝着纵深发展。随着研究者对于文本细读的越来越重视,他们有了不少的“新知卓见”,即便是在一些看似陈旧的命题下,研究者也有可喜的发现。在过去的论者眼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和都市是两个相互冲突无法调和的二元对立世界,湘西是沈从文用以对抗都市的产物。然而高玉则认为沈从文“在物质生活的层面上享受都市,仍在精神上想象一个‘湘西世界’以寄托,在沈从文作品中‘湘西小说’和‘都市小说’具有互文性”,高玉关于都市病相对沈从文湘西世界具有建构意义的论断是令人眼前一亮的见解。沈从文是一个文体家,这应该是学术界的一个共识,过去也已经有不少的论文涉及,不过都是就文体谈文体,流于表面。王晓明的《“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思想》(王晓明,《潜流与漩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颇有见地。文章从沈从文小说文体入手,以作家精神、思想变化为依据,论证了沈从文创作道路的发展变化。关于沈从文创作方法的讨论,早就是一个争论了几十年的老话题。过去人们常常在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或者“有没有现实主义”的问题上纠缠不休。代写毕业论文海外汉学家王德威在《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一书中提出“批判的抒情——沈从文的现实主义”的命题,令人耳目一新。对于沈从文小说语言的研究也同样不是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的一些学位论文便力图在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语言风格流变》(宋晓,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便是一个代表。此外研究者还找到了一些容易为人所忽略却很有意思的研究对象。比如吴晓东便在《长河》里诸如《申报》、《大公报》等现代传媒符号里读出了“沈从文的的国家想象和现代想象”。此外,还有人在沈从文小说的“乡下人系列”、“砍头场景”甚至“水的意象’上做足了文章。
诚然,从8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沈从文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即便是从近年来所发表的一些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和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来看,其实沈从文研究却不无隐忧。正如凌宇在访谈录中所提到的一样,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扛鼎之作至今尚未出现,这不能不说是沈从文研究领域的一个巨大遗憾。此外,总的来看,研究者所关注的目光似乎就没有怎么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乡下人立场”这些话题上移开过,这些话题对于沈从文研究来说固然是重要的,然而它却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精神世界的其他方面,造成了沈从文研究不适当地被特征化、单一化而难以有所重大的突破。其实湘西世界不是沈从文的全部,沈从文的文学世界何其之大,我们的阐释还远远不够!
参考文献:
[1]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
[2]凌宇.
[3](美)金介甫.
[4]邵华强.
[5](美)金介甫.
[6]傅晓红.
[7]吴世勇.
[8]康长福.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