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坑天皇寺与当时的石牛寺、程田寺并称德化县三大寺庙,可惜的是因为文革时期破四旧而被拆毁,目前已成为菜园,仅能依稀看见当时地基的些许痕迹。
一说三鼕鼓为战鼓遗存。
据老人口述,三鼕鼓系压界之宝,常年放置于宫仔仑庙内,因与宫仔仑比邻的是黄姓家族,早期曾出现过矛盾现象,鸣鼓以召集族人共同抵御外人侵犯。
三鼕鼓桌上放置有魁星、旗斗(文)、剑刀(武),所以称“三”。宫仔仑陈氏为陈氏先祖最小的儿子的分支,后世子孙称“尾公”,相传“尾公”是一个才子,生性风流倜傥,但很重视学习及培养人才,“三”寓意文武状元,即告育后人必须重视培养人才。鼓桌上还放有一面大镜子,象征着公平、公正。
(二)、馔盒
——以金漆、红漆和黑漆为颜色的盛放果点贡品的精雕木盒。其色彩绚丽,雕刻精细立体,构思巧妙,暗藏机关。
馔盒底部写有:“輝德堂,同治叁年中軍府陳置修,道光丙戌六年荔月造,清藍翎都司衙歷任臺灣鎮右道,標艋舟甲營中軍府官章世恩,請国鉦字德前号光廷為記,子來賜來源來貝周來貝京”字样。(框中字系查无此字,以形像代之。)
馔盒精雕细刻,构图饱满,布局匀称,繁简有序,刀法流畅。里外三层:两层镂空,第三层作为背景设计巧妙。馔盒四面雕刻的画面均着金色漆,题材大概选自某民间故事、戏曲、神话传说等内容。人物形象鲜明,表情丰富细腻,带有戏剧性情节。
七、饮食特色
冬米果,果枝——在盘中由一块块圆饼状冬米果相叠而成枝状,高可出一米。传统以来叠果枝都是技术活儿,只有老一辈的人才能叠出又美观又高的果枝。叠果枝要求每层只能用八块大小相等的圆形白果,还要将一部分白果染成绿色或者黑色。在叠做的时候很讲究,第一层要一绿一白间隔,第二层两绿两白间隔,第三层三绿三白……以此循环往复,在最顶端放置用白果捏出的花、鸟、松塔、当年生肖、木心、尺八等形象。
结语
综上所述,葛坑西阳陈氏正月十五迎灯活动是陈氏先祖世代传承下来的一项重要民俗事项。根据史料记载,此类活动在相当范围内广为流传,但由于时代的发展,现状是“西乐队”“歌舞队”等外来现代表演因素也参与活动,这种现象应该引发有关研究人员的思考。本文仅仅先记述葛坑西阳陈氏迎灯活动中古老的因素,将之公诸于世,期待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些许研究素材。
引文
[1]林蔚文著.《福建民俗》[G].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3:第220-第223.
[2]陈期乾总编,陈以忠主撰.《德化陈氏志略》[G].德化:颖川陈氏德化联谊会出版, 2003: 2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