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将“热爱教育”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起点,将“关爱学生”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切入点,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以迎评促建为工作主线,以职业道德观为重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阵地,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推进一线工作科学发展。以“稳定,和谐,开拓,创新”为主旋律,多层面、多渠道、多方位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本文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2009年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为例,探析高校一线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论文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探析
教育者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是高等学校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它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以确立师德意识、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进一步优化师德建设制度环境,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本文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2009年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为例,探析高校一线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是成立于2007年9月的民办学校,2009年在校学生近4000人,经济管理系作为实施“师德师风建设”的一线基层单位,朝着“工作在一线推动,价值在一线体现,督办在一线进行,目标在一线完成”的定位发展,在年度“师德师风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工作在一线推动
1、发挥党支部主心骨作用
成立了经济管理系师德师风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挂帅,负责全系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任务跟踪,整体推进的工作方式,认真组织,统筹安排,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到具体教书教育工作中。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将“热爱高职教育事业”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起点,将“关爱学生”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切入点,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2、全员全程全方位参加
经济管理系共有55名教职工、2521名学生,全员、全程、全方位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干部积极参与建设活动。在学生中围绕建国六十周年主题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教师中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的内涵大力开展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按学院党委要求,依据工作方案,有目标、有节奏、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抓实工作环节,细化工作措施,检查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效。工作环节主要有:开展“我为职教做贡献”大讨论活动;提出“明师德,正师风,强师能”工作目标;编选“评估知识题解”;编选“师德师风考核量化表”;网上发布“师德师风自查表”;分享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撰写“迎评促建,建言献策”;学生党员以“师德师风”和“两会”为主题,撰写“学习、思考、认识”课件;学生党员围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主题,检查、总结个人的“先锋”作用与效能;开展“我最爱的大学教师”征文比赛;在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做调研工作:“学风建设调研报告”、“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学风建设建议”;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举办“读书会”,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能力;开设经管系博客,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以“大学精神,心灵有约,真情告白,青春家园,经管人物,专业话语,励志格言,升学通道,职业天地,感动经管,大学风”为栏目,培育大学精神、大学文明、大学灵魂;组织“我为职教做贡献”的专题演讲比赛;组织开展教学竞赛活动,评选“教学能手”;教师撰写一篇“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党员带头开拓实习实训基地。
3、在日常工作中演绎
“师德师风建设”在日常工作中体现、深化、推进。开展教职工“师德师风师能三想三对照”、“学文件、明理念、求实效”、“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师德标兵评比、教师技能比武、“教学能手、优秀教案、精彩一课”评比、教师基本功测试、职员基本功测试等活动,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标杆,指明了努力地方向,明确进取的要求。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做法是:设计一个德育主题,贴近学生实际,开展情景体验式的德育教育,做到入情入理、入耳入脑,使学生在教育中思考,在生活中感悟,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内化,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主要项目是:“学习十七大四中全会”、“宣传60年国庆”、“建国大业学习”、“学习广东规划纲要”、“入党动机讨论”、“党员推优”、“综合测评评比”、“学风建设月活动”、“党小组工作强化”、“党建带团建”、“评先评优”“毕业生实训”、“职业技能考试”、“实训基地开拓”、“心理咨询”、“干部培训”、“安全教育”、“文明宿舍工作”、“后进生转化”等。
4、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
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民主生活会,进行教纪教规、学纪学风教育;争做“三有一好”党员,以“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为党员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党员同志带头做好评估工作,完成材料档案工作;加强宣传工作力度,突显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开办“先锋—党员之家”电子报;撰制“班电子报”;经管系电子报;团学联“团员之家”;成长之路视频比赛;制作电子视频杂志“先锋”、“团员之家”;经济管理系党支部组织的师生“玉树地震捐款”,共18415元。
二、价值在一线体现
1、夯实职业信念
通过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提升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规范、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健康的进取精神,真正做到以言传道、以行垂范,努力建设一支理念先进、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突出工作重点
以迎评促建为工作主线,以职业道德观为重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阵地,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推进经济管理系科学发展,经济管理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主线,以学业过程为导向,以“教、学、做”为架构,以“实用型、技能型、职业型”为培养目标,深入开展大学生课内课外学习活动,形成良好学风。以“岗位成才率、事业成功率”为指标,指导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才,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创建学习型、创新型、职业型学生人才团队。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意志品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3、明确培养目标
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培养诚信品质,责任意识,技能实力。突出学生对学习方法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的培养。夯实“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功能。强化“成才与成人,知性与德性”教育。倡导“真、善、美,仁义礼智信;精、气、神,温良恭俭让”风尚。凸显“强岗位、厚基础、重实践”工作指向;实施“专业+外语+技能+创业素质”模式;推动技能证书考核:专业职业资格证、英语、计算机、驾驶证。建立学生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