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面积小的农户自树栽下后,基本上就没有进行过抚育管理,造成苗木成活率低,次年又需进行补植,直接增加了造林成本,耽误了成林年限。
3.3 缺乏总体规划,后续产业发展缓慢。
在部分乡镇的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缺乏总体规划,不能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林农又缺乏远见,存在着短期行为,认为树木生长周期长,见效太慢,不如种农作物见效快,部分退耕农户存在返耕思维,严重影响了工程实施成效。
4 主要对策
4.1完善工程政策。退耕还林实施以来,从工程实施、管理、粮款补助等方面,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对规范退耕还林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仍然有些政策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4.2 狠抓产业发展。退耕还林能否“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关键在抓好后续产业发展,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同时,不断探索林业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真正把退耕还林工程建成国家生态工程和农民致富工程。
4.3 狠抓资金管理。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强化财务会计基础管理。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报帐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探索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此外,要加大资金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违规截留、私吞工程资金的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 退耕还林条例[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李 祥. 浅析临翔区退耕还林现状与对策[B]. 林业调查规划,2005,(4).
3、廖秀云等. 退耕还林要坚持五个结合. 国土绿化,2003,(11).
4、韦荣华. 退耕还林的四大成效. 中国林业,2004,(8B).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