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南昌市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分析

时间:2015-10-14  作者:杨家林 杨一辉 王平

摘要:2002-2007年,南昌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8320公顷,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重点分析了工程实施成效以及实施中的主要做法,指出了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论文关键词:退耕还林,浅析,对策,南昌市

1.1 自然概况

南昌市位于江西省中偏北处,其地理位置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地貌总体特征可概括为“二山三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南昌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具备多物种植物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为林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本市年平均气温17.1——17.7℃,年平均降水天数144天,年平均降水量1521.2mm。

1.2 社会经济状况

全市共设29个街道办事处,38个乡,47个镇,487个居民委员会,1143个村民委员会。2008年,全市人口483.96万人,比上年末净增8.7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7.71万人,比重为47.05%,人口密度654人/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GDP)1184.57亿元,其中林业产值1.46亿元。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43元;年人均消费性支出7548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439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02元。

1.3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据2004年南昌市第六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林业用地126908公顷,占17.15%。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89107公顷,疏林地面积2003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9160公顷,未成林造林面积9148公顷,宜林地面积4404公顷,有林地覆盖率12.04%,林木绿化率16.05%。

2 退耕还林主要成效

2.1 工程实施概况

2002—2007年,南昌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为18320公顷,工程实施分布在四县、一区61个乡(镇、场)333个行政村,惠及2.6万户农户。按造林类型分,退耕地还林9053.33公顷,荒山荒地造林9266.67公顷;按造林年度分,2002年度完成6000公顷,2003年度完成10133.33公顷,2005年度完成666.67公顷,2006年完成320公顷,2007年完成1200公顷;按县区分,进贤县7533.33公顷,新建县4733.33公顷,安义县4066.67公顷,南昌县1586.67公顷,湾里区400公顷。按照《退耕还林条例》规定,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实施的8年期间内,可获得26361.2万元的国家投资。其中:种苗补助资金1374.0万元,生活补助资金2172.8万元,粮食补助资金22814.4万元。

2.2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做法

2.2.1 注重一个加强

注重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领导。退耕还林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工程程序复杂,质量要求高。为此,南昌市成立了以戴和旺副市长为组长,市计委、财政、林业、粮食、审计、监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领导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各工程县、区也分别成立了由县(区)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区)长为副组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

2.2.2 做到两个明确

一是职责明确。南昌市退耕还林工程实行“目标、任务、粮食、资金、责任”五到县,各工程县(区)政府分别与市政府签订责任状,工程实施实行县(区)政府负总责;县(区)政府又与各项目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又与各项目村委会签订了工程建设责任书,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二是做到任务明确。南昌市通过前期的规划、申报和立项等工作,及时将省下达南昌市的退耕还林工程年度任务下达到各项目县(区)。各县(区)严格执行农民申请、乡(镇)政府核定、林业部门作业设计等操作程序,把退耕还林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农户。

2.2.3 处理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了规划设计与实地造林的关系。为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并真正取得成效,南昌市各级林业部门组织精干专业人员进行作业设计,坚持“只有高标准规划,才能高质量建设”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和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原则,选择好还林树种和合理的退耕还林模式,本着“相对集中、连片治理、按流域推进”的原则搞好科学规划与设计。二是正确处理了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的关系。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阶段性、季节性很强,工程进度需要得到可靠保证。本着“要进度更要质量”的原则,采取了“以督导促进度,用检查抓质量”的有力措施,较好地做到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的统一。三是正确处理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退耕还林不是单纯的植树造林,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更要坚持与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这已成为南昌市上下干部群众的共识。

2.3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退耕还林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也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南昌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环境改善、农民增收、结构调优的初步成效。

成效之一是南昌市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效益开始显现。南昌市实施完成退耕还林工程,新增林地面积18320公顷,使南昌市森林覆被率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各项目县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坚持把退耕还林优先放在那些生态需求比较突出、沙化耕地比较多的地方实施,现已完成9053.33公顷坡耕地和沙化耕地的退耕还林和9266.67公顷的荒山荒地造林,昔日的荒山荒地已被生态林所覆盖,重点治理区将基本实现水不下山,泥不进沟,良好的区域小气候正在形成,南昌市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较严重的状况将得到进一步缓解,大片的退耕还林地已明显地呈现较好的生态效益。

成效之二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南昌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面积18320公顷,共争取的国家资金26361.2万元,涉及2.6万户退耕户约11.0万农民,平均每户退耕地还林5.2亩。从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兑现中,平均每户每年可以获得粮食补助资金近1092元,补助现金104元。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农民不仅有了资金补偿,还可以腾出劳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成效之三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南昌市农村广种薄收的传统耕种习惯,特别是优先对荒滩地、残次果园、低产农田实施退耕还林,有效地调整了一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了南昌市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已建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特色、档次的产业示范基地,如:进贤县前坊镇万亩的油茶丰产林基地,架桥乡的千亩吴茱萸药材基地;新建县生米镇千亩的杨树工业原料林基地等等。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工作经费短缺,基层工作难度大。

退耕还林的资金全部是用于苗木和对农户进行补助,县区、乡镇的工作经费全部靠县区财政配套,由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县区所能给予的配套经费相当有限,有的甚至没有,工程区林业局经济负担沉重,大部分乡镇林业工作站的工作难于开展。

3.2 管抚模式单一,方式不灵活。

大部分乡镇还停留在一家一户原始管理的基础上。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南昌地区梨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下一篇论文: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